
關於我們
香港輕新聞(Lite News Hong Kong)是一個致力於提供中立報導和獨到評論的網絡平台,成立於2015年9月。我們立足香港,關注全球的政治、時事、經濟、文化和趣聞。
香港資深影評人。1964 年開始寫影評至今。
《長安三萬里》電影海報
《長安三萬里》是奇采特異的大型動畫,描寫唐朝詩人。片中有文有武,如詩如畫,電腦繪製精美,形成生動靈巧的動漫感。可見中國大陸的動畫水準甚高,又能注重文化傳統加以新變化,創作出與歐美日韓不同的中國式樣,亦吸收了它們的先進技法。
此片即將在香港上映,由於本地長期崇洋多過親中,難以期望爆冷變熱。無論如何,《長安三萬里》的內地票房超過十七億人元,相當理想。我的觀感是創意可嘉,實際成績就有顯著優點亦有不足之處,並非完全滿意,但當然值得談論。
片中出現李白、杜甫、王維等著名詩人,其實正式主角是高適。高適擅長描寫邊塞軍人戰事,代表作是長詩《燕歌行》:「漢家煙塵在東北,漢將辭家破殘賊。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大漠窮秋塞草腓,孤城落日鬥兵稀。…...君不見沙場征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
高適的詩才不及李白、杜甫等大詩人,為何以他為主角呢?看來因為他真正能文能武,有領軍實戰和行政管治的能力,做過統領一方的「節度使」,更是唯一封侯的唐朝詩人。《長安三萬里》以高適和李白數十年友情為主幹,涉及盛唐、「安史之亂」 而至吐蕃入侵的歷史變化,構成很複雜的「史詩」動畫。
此片長達兩小時四十八分鐘,開頭就是「節度使」高適在邊疆對抗吐蕃大軍失利,還受督軍太監查問,因而憶述與李白結交以及各有際遇的漫長往事。
這部動畫把詩人加以漫畫武俠化,說高適自小有家傳槍法,李白則懂劍術和相撲,他倆青春氣盛時期遇賊,不打不相識,結成好友。但性格不同,李白自負天才,狂放不羈;高適沉實忠厚,穩打穩紥。
話說李白在長安仕途不濟,而詩名大振,在豪華風月場所沉迷酒色,結交名士和胡姬歌伎,正如楚原/古龍武俠片那樣吟詩縱酒又大展身手。妙在其中文武皆精的裴十二,是女扮男裝,自嘆身為女子無法做文官武將。可惜這位奇女子只是閃現,沒有下文。
片中對李白與唐玄宗、楊貴妃的關係,以及「安史之亂」,限於間接交代,沒有具體描述這些充滿戲劇性的重要史實或野史。然後李白中年發福又頹喪,還被流放夜郎,獲赦後大喜,寫出名作「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高適也曾落難,腳踏實地耕釣。他始終不失報國之心,加入哥舒翰幕府,破敵立功,逐漸成為大臣,比「輕狂」的李白有實幹的功業。有趣的是,片中高適也學了李白「兵不厭詐」,他對抗吐蕃便用了計謀,究竟是勝是敗,成為此片的劇烈大戰高潮。
《長安三萬里》包羅豐富,重要角色還有唐代三朝名臣大將郭子儀,他在片中落難,仍具粗獷豪邁之風。杜甫最初出現時郤是頑童,事實上他比高適、李白年輕十歲左右。此外,在「岐王府」見到樂師李龜年—— 杜甫有《江南逢李龜年》詩:「岐王宅裏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片中亦有李白學道求仙,與修道的丹丘子結成好友,也提及李白兩次入贅結婚,不過沒有詳述。
此片歷史、人物與文才武略的素材,實在太豐富複雜,一部特長影片也不可能交代清楚。加上動漫化自由發揮,真幻交織,殊不簡單。我對中華歷史、文化有興趣,但一知半解,就被此片「考起」,兒童觀看更難明白。
奇妙的是,《長安三萬里》在內地受歡迎,據說兒童尤其熱烈反應,每當片中唸詩,兒童紛紛一起朗誦。是否因為大陸學童熟讀不少唐詩?片中雖有不少高深難明之處,一唸唐詩便最能產生共鳴。另一方面,或許現在的電影不必一味通俗淺白,甚至越複雜難明越吃香?
無論明不明,滿意不滿意,這部唐詩動畫增加人們對唐代詩人和歷史的興趣,是好現象。我覺得最可觀是此片的電腦動畫技法,專業水準很高,映像與動感都出色,然而不明白為何人物形象幾乎都寛肩細腰短腳,短腳特別不合比例,很不順眼。
《長安三萬里》由「追光動畫」拍攝,謝君偉、鄒靖 聯合導演,紅泥小火爐編劇。我看後找到「追光動畫」近年的《白蛇:緣起》《白蛇2:青蛇劫起》《新神榜:哪吒重生》《新神榜:楊戩》觀看,更感驚奇,留待下次再談。
原文刊於「石琪影藝談」,本社獲作者授權發表。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