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評】無雙直傳:尼日爾政變 西非國家出兵也難平息亂局

2023-08-21 12:11:33 最後更新日期:2023-08-21 13:15:46
無雙直傳

學研社成員,著有《全球化多面體:我們如何面對》一書。生於政治家庭,由細到大經歷無數次大、小選戰,由派傳單、貼海報到運籌帷握,決勝帷幕之內。深感大江東去,浪淘盡,不如神遊張家界。既厭倦政治,又離不開政治。閒時只好提筆論政,如風花雪月。

1691577186656087191尼日爾軍事政變領導人、保衛祖國國家委員會主席奇亞尼。政變獲尼日爾人民支持,認為可以擺脫法國的在經濟對尼國的控制。(央視新聞擷圖)

法國前殖民地、西非洲國土面積最大國家尼日爾(Niger),7 月底發生軍人政變,推翻親法國的民選總統巴祖姆成立新政府,導致非洲政局不穩。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簡稱西共體,ECOWAS)隨後宣布啟動地區常備部隊,要求政變軍人一周內讓巴祖姆復位,否則可能採取軍事干預。而西方集團對今次政變高度緊張,因為尼日爾的地理位置極其重要,位於薩赫勒(Sahel)—— 一條從大西洋橫跨非洲大陸至紅海的地帶 —— 地區中央,尼日爾是這個地區近年來第三個發生軍事政變的國家。

4pWJzG 1626435117642薩赫勒地區(圖中橙色地帶)是非洲北部撒哈拉沙漠和中部蘇丹草原地區之間的一條總長超過 5,400 公里、最寬可達 1,000 公里的地帶,從非洲西部大西洋沿岸伸延到東部紅海沿岸的衣索比亞高原。此地區是半乾旱的草原地區,具有從典型的熱帶草原向撒哈拉沙漠過渡的地理特點。它橫跨的非洲十國經濟發展水平相對其他非洲國家落後,居民多從事農牧業。(網絡圖片)

多年來為了打擊與「伊斯蘭國」有關聯的極端組織「博科聖地」,美軍和法軍在尼日爾都設有軍事基地,而在這條狹長的薩赫勒地區,美軍的軍事基地約有十五個,佔整個非洲美軍二十九個軍事基地的一半。又偏偏在這個地區,在美軍的眼皮底下,三年內,馬里、布基納法索、尼日爾相繼發生軍事政變,怎叫西方集團不緊張重視。何況,瓦格納集團一早已有數千僱佣兵部署在鄰近的馬里和中非共和國。

俄烏衝突中,瓦格納集團在今年初打下北頓涅茨克戰線上的重鎮巴赫穆特(俄稱阿特木斯克),絕對是一支勁旅,如果瓦格納集團到尼日爾支援新政權,美國就「有排煩」了。因此,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早前雖表明不認為俄羅斯或瓦格納集團鼓動了尼日爾的軍事政變,但表明政變對俄羅斯有利,而俄羅斯和瓦格納集團「正試圖利用它」[註1]。很明顯,美國是害怕此次政變加強了俄羅斯在非洲薩赫勒地區的軍事存在。

現在看來,美國和法國在現階段未必會直接出兵,但如果政變不能以外交途徑解決,似乎就想讓西共體作為代理人,出兵尼日爾進行軍事干預。尼日爾政變發生後不久,西共體就準備出兵二萬五千人干預,而尼日爾軍隊只有約一萬人。

表面上尼日爾軍力不足,但問題是尼日爾是西非面積最大國家,即使西共體軍隊能成功平息政變,要這點兵力維持治安也不容易。更何況「博科聖地」勢力仍在,有美國學者已擔心出兵會影響到非洲的反恐作戰,看來出兵不容易平息亂局 [註2]。

據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中心(CSIS)學者哈德森表示,多數西共體國家的軍隊沒有聯合訓練,反而薩赫勒地區五國集團:馬里、乍得、布基納法索、毛里塔尼亞和尼日爾卻有共同戰鬥和訓練經驗。看來,即使西共體出兵也未必那麼容易平息此次政變。

 

作者為學研社成員,著有《全球化多面體 我們如何面對》一書 

參考資料:

1. 《尼日爾政變:俄羅斯擴張等世界該關心西非政局的五個原因》 2023/08/09 BBC中文網

2. 《出兵期限已至,西共體分歧加劇!尼日利亞參議院:不支持對尼日爾出兵》 2023/08/07 環球時報

發佈於 博評
By 2023-08-21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