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我們
香港輕新聞(Lite News Hong Kong)是一個致力於提供中立報導和獨到評論的網絡平台,成立於2015年9月。我們立足香港,關注全球的政治、時事、經濟、文化和趣聞。
中華民國榮民,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曾任海軍中權軍艦艦長,美國海軍戰爭學院績優畢業,英國赫爾大學政治學博士,目前在大學執教國際關係等政治學入門課程。勤於媒體針砭時政與探論國際現勢,亦經常接受媒體電訪;偶爾出席政論節目,評論政軍議題。
編按:中國軍力報告書CMPR 2023年片段的封面和封貳。(網絡圖片)
2023年10月19日美國國防部依據2000財政年度美國國防授權法案[美國聯邦公法106-65]第1202條《ANNUAL REPORT ON MILITARY POWER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以及後續在2010財政年度美國國防授權法案[美國聯邦公法111-84]第1246條《ANNUAL REPORT ON MILITARY AND SECURITY DEVELOPMENTS INVOLVING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所修訂條款,向國會提出以“Military and Security Developments Involving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報告書。
該報告書具有機密與非機密兩個不同版本,最初美國國防部依據2000財政年度美國國防授權法案第1202條,將該報告名稱定為“CMPR:China Military Power Repower”,後來儘管在2010財政年度美國國防授權法案第1246條,美國國會對該報告所涵蓋內容提出更多規範,因此美國五角大廈就順勢依據該法條用辭,將其名稱調整成為“Military and Security Developments Involving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但是媒體與學者專家還是沿用舊名成習,仍然將該報告稱為中國軍力報告書CMPR。
編按:中國軍力報告書CMPR的重點,更多在於解放軍的編制與戰略上的調適。(網絡圖片)
每年美國國防部此份年度報告書之公開非機密版本對外公布後,總是會有很多學者專家以及媒體評論者,針對其中某些論述段落與歸結重點大肆炒作,甚至某些被北京直接駁斥多次之論述內容,到頭來就讓整個報告真正重點失焦。本稿件將就某些從來不被各方所重視與注意之關鍵要點,切入分析以便點破這份報告所真正曝露出之疑點,提供《輕新聞》讀者參考。
首先必須指出依據美國國會2000財政年度美國國防授權法案第1202條條款要求:“Not later than March 1 each year……”,而且2010財政年度美國國防授權法案第1246條亦未對繳交日期有所修訂,因此本份年度報告明顯是延誤期限,未能依據國會要求期限,在3月1日前遞送國會兩院指定委員會。
編按:報告部份處理粗疏有時也無傷大雅,但可能也反映即使視中國為主要戰略勁敵,但因為要兼顧的對手太多,分身不下,每個項目的人力資源也可能分配不均,導致處理上有比較大的疏失這種情況,例如近日的中東局勢,就應把五角大廈很多資源都「吸」進去了。(YOUTUBE擷圖)
其次在該報告前言中,特別提到該報告資料所涵蓋時間:“Report Scope: This report covers security and military developments involving the PRC until the end of 2022.”但若是以【2023】作為關鍵字搜尋報告全文,總計將出現57筆在2023年不同月份所涉及之相關資訊,就月份來說,最後資料是在2023年8月,而就季節來說,則是在2023年秋季,所以就其編輯作業水準而言,說實在話在資料時限管控上,確實是自打嘴巴,與其序言完全不能吻合。
編按:即使大部分資料都是開源情報或經由自身情報機關的偵察手段獲得,中國的情報部門仍可根據一些特別的資料而猜測出可能的洩密途徑。圖為維基解密揭露出來的一些稜鏡計劃內部講解PPT內容。(圖片來自衛報)
再者就是要提到,本份報告書確實在是多處,直接承認美國國防部無法獲知中國大陸相關資料,就美國政府行政部門遞送國會之報告書來說,究竟應當肯定美國五角大廈官僚體制相當誠實,坦白承認確實某些資訊無法掌握,還是要從此認識到編纂作業其實相當粗糙,所以才留下此等招認本身有所不知之論述內容。
讀者可用【unknown】作為關鍵字搜尋報告全文,總計將出現17次之多,其中包括特定部隊或是機關首長身分,特定部隊長出生日期、年齡、出生地、教育背景或是學歷,特定部隊別稱或是代名,中國大陸應對特定部隊遭受攻擊後之戰略算計,再加上志願役與義務役人員數額比例結構等不同資訊。
編按:很奇怪的是,在現代化進程中,近代由清末民初軍閥問題衍生而來的省籍意識其實已漸次淡薄化,軍政系統中的省籍對立也早已消失,大概只有東面「那個島」才仍然甚為激烈,但五角大廈的某些分析仍似乎遵照著過去漢學家的一些研究方法去看現今的軍政問題,其實很容易搞錯重點。(網絡圖片)
其實從本份報告對於解放軍特定部隊長蒐集人物誌之架構來看,顯然美國國防部思想結構太過本位,究竟中國大陸特定人物資料是應該以出生地區分,抑或是以籍貫加以分類識別,這就足以證明美軍情報作業體系對於中國大陸社會民情認識程度,確實是存在繼續加強空間。
在預備遞送國會之報告書中,公開對外承認那些資訊有所不知,其實是曝露出本身情報蒐集盲點所在,特別是某些中共解放軍部隊長人事基本資訊,其實透過閱讀公開來源資訊,應當都可以獲得。美軍公開招認本身無法獲知之資訊,其實就是相當魯莽掀出底牌,對於情報蒐集與分析作業來說,只會產生負面影響效應。
此外依據2000財政年度美國國防授權法案第1202條要求:“The report shall address the current and probable future course of military-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on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and the tenets and probabl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grand strategy, security strategy, and military strategy, and of military organizations and operational concepts, through the next 20 years.”該報告在目錄前,所提出該報告法源依據所用論述文字:“The report shall address the current and probable future course of military-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of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and the tenets and probabl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security strategy and military strategy, and of the military organizations and operational concepts supporting such development over the next 20 years.”,對比前述法條文字,其實並不完全吻合,這又再度證明五角大廈編纂工作幕僚,各項作業確實相當粗糙,連個校對功夫都會出錯。
編按:若有留意解放軍的軍工發展,其實已脫離了獻禮工程甚久,軍艦的下水、軍機的試飛等值得關注的節點,再不是投領導之喜好或黨政重要日程來延遲或提早,例如福建艦下水,決定的完全是工程進度及天文大潮的日期(方便巨艦進水拖動),當年殲20驗證機的試飛更加是根據機身狀況及天氣而決定的。當中國已預定要與美國作相當長期的競爭時,那些固定年份,是否相當重要?
假若再用【20】作為關鍵字搜尋報告全文,總計將出現16次之多;其中完全沒有任何“the next 20 years”字樣,但卻出現3次“more than 20 years of annual spending increases”以及3次“during the past 20 years”字辭,相關內容各位讀者可以自行查閱,其實就可以發現這份資料,確實是未依美國國會要求規範,進行相關論述與判斷。
假若是依據20年為期,吾人以報告時間起算,再以【2042】或是【2043】作為關鍵字搜尋報告全文,完全就沒有找到任何論述內容是推估到【2042】或是【2043】,如此更加證明五角大廈並未依據國會要求,前瞻20年推估解放軍相關發展前景。
編按:要預測中國20年後的發展很困難,因為還不肯定將來中國生產及經濟發展方向、技術會不會有躍進,而且中國發展程度也和世界息息相關,美國自身未來10至20年的經濟、債務及社會狀況,都可能影響中國的發展。圖為現時處於預研階段的中國月面基地設施。(圖片來自連結)
不過在本份報告中,確實是以【2027】作為關鍵字搜尋報告全文,總計出現19次;另以【2035】作為關鍵字搜尋報告全文,則是總計出現19次;最後若是以【2049】作為關鍵字搜尋報告全文,則是總計出現22次。至於為何要針對這三個時間節點,在本報告中則是出現多個不同詮釋,有些涉及北京所曾公開之政策宣示,但亦有些不免有點穿鑿附會,讀者確實是可以依據前述關鍵字辭進行資料檢索,理解掌握為何美國國防部要特別重視前述三個時間節點。
最後還是要提醒,美國五角大廈在發布此份報告時,在媒體公關作業上可真是算是卯足全勁,透過網路共計提出下列六份官方資料:
國防部新聞通訊社報導(DOD News,DOD Report Details Chinese Efforts to Build Military Power);
該報告重點說明資料頁(2023 China Military Power Report Fact Sheet);
該報告重點資訊檢索頁面(SPOTLIGHT: 2023 China Military Power Report);
該報告完整全文(PUBLICATION: 2023 Military and Security Developments Involving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但最值得詳細閱讀之資料則是2023年10月18日,在正式對外公布此份資料前一日,先向媒體進行簡報以及對記者答詢完整文字紀錄稿(TRANSCRIPT: DOD Official Briefs on 2023 China Military Power Report);
透過向媒體簡報以及回答記者提問,特別是詳細列出各個媒體真實身分以及所提問題,各位《輕新聞》讀者朋友確實可以依據此項文字記錄稿,對比各個媒體在全文發布後所進行之報導內容,藉此理解各個不同媒體與記者所提問題與實際報導內容是否存在落差,這將會獲得許多值得探討新聞道德空間。同時更可由媒體提問內容,發現到本份報告確實存在許多盲點。
附件,謹作參考: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