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們
香港輕新聞(Lite News Hong Kong)是一個致力於提供中立報導和獨到評論的網絡平台,成立於2015年9月。我們立足香港,關注全球的政治、時事、經濟、文化和趣聞。
香港輕新聞特邀軍事評論員
近年每到10月,內地總會有紀念抗美援朝勝利的活動,關於志願軍題材的影視劇也連年有不錯的票房和收視率。今年內地國慶假期黃金周,電影《志願軍2 存亡之戰》(以下簡稱:存亡之戰)高居內地票房之首,該影片講的是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的鐵原阻擊戰。
生死鐵原
片名定義是「存亡之戰」,可見鐵原阻擊戰的重要意義。1951年4月,抗美援朝的第五次戰役打響,經過一個多月的激戰,在美軍的瘋狂轟炸下,志願軍的傷亡嚴重,且後勤保障跟不上。5、6月份的朝鮮已經進入雨季,為了避免遭受到更大的損失,志願軍轉入防禦並開始後撤。
這一戰機被聯合國軍總司令李奇微捕捉到,美軍利用先進的裝備和海空軍優勢,發起殲滅志願軍的主力部隊的追擊戰。而剛結束持續一個月作戰的志願軍第63軍,全員只有2萬餘人,在已經嚴重減員的情況下,奉命在鐵原一帶阻擊聯合國軍的進攻。
鐵原正面防線的寬度有25公里,是利於機械化運動的開闊地。他們的對手范弗里特指揮的以4個美軍師為首的聯合國軍,人數足有5萬之多。範弗里特不僅有1600餘門火炮,300餘輛坦克,還有空中支援的優勢。
而63軍的任務是,必須在鐵原阻擊敵人15至20天。為了完成這個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63軍189師的戰士化整為零,分成200多個戰鬥部,散落在鐵原各處戰壕。6月1日,隨著美軍炮火攻擊聲響起,63軍軍史上最悲壯的一幕拉開:189師在陣地上共堅守了三天四夜,這三天裡,189師減員三分之二,在只剩一個團的兵力時,才被188師替換下來。
就這樣,63軍的三個師交替駐守陣地,僅憑手中的輕武器,節節抵抗美軍的飽和式火力和陸上、空中重型裝備進攻,像一顆顆釘子,把美軍釘死在鐵原。整整10天的鏖戰,志願軍傷亡近2萬人,美軍也付出1.5萬人的傷亡代價,李奇微最終下達了停止進攻的命令,美軍聚殲志願軍主力部隊的計劃破滅,只能乖乖回到談判桌。
末日汽車
《存亡之戰》就是講述這段歷史,不過真實戰場上的慘烈,是電影無法復原的。過去看國產戰爭片時,很容易在道具上面讓人出戲,比如:出現在解放戰爭中出現的56式衝鋒槍;每到狙擊的時候,就冒出來帶狙擊鏡的狙擊槍等等,更不要提各種亂穿的制服。但最近幾年隨著越來越多專業人員加入,國產戰爭片對於細節的打磨越來越重視,力求最大程度還原歷史。
在《存亡之戰》裡,服裝化妝道具(以下簡稱:服化道)已可以做到基本尊重史實。這次劇組的服裝組就有將近100個工作人員,準備了共約5萬斤的志願軍軍服。為保真實,還根據故事設定和進展,將這些軍服進行一件件不同程度的做舊。
而道具組最多時也有170多人,整個劇組共有4個道具庫,加起來約有1.1萬平方米,道具有10萬多件。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影片中使用的宣傳機話筒、志願軍戰士們使用的水壺等,都是主創團隊收集的「古董」,有的還是從當年63軍參抗美援朝戰士們家屬手中借來的真實道具,那都是真正上過戰場的實物。
既然是戰爭片,裡面的各種裝備當然更吸引人。電影中除了槍支的複製很好外,複製的各種重裝備也令人驚喜。電影裡出現的美軍「M26」重型坦克,還原度非常逼真,最讓人意外的是,竟然出現了從沒在影視作品中看到的蘇聯蒸汽汽車。
影片中出現的應該蘇聯研製的「НАМИ-012/018」蒸汽卡車,也有人把它譯作「卡米伊」蒸汽汽車。它是蘇聯針對當時西伯利亞地區地理條件,專門研製的一款燒煤或者燒柴的重載汽車,對於現在見慣燃油或者新能源車的人來說,這種機車確實罕見。
編按:НАМИ-012蒸氣卡車的介紹。這種卡車十分適合在西伯利亞使用,因為原始溫帶 / 寒帶森林提供接近無限的燃料。蒸氣卡車由1950年開始被漸漸取代,所有蒸氣卡車基本上都在1980年代完全退出服務及市場。
解放初期由於中國嚴重缺乏燃油,引進了不少這種汽車。後來發現大慶油田,加上蒸汽汽車的維護成本也高,這些車輛很快就退出了中國歷史舞台。不過對於國內大城市居住過上了年紀的人,應該還記得過去國內跑過這種燒木柴(編按:木煤氣汽車)的汽車。有趣的是,當年美蘇冷戰高峰時,不少人認為蘇聯研發這款汽車是為了核戰爭準備的。因為核大戰一旦爆發,全世界都會回到石器時代,燒木柴可能是更好的選擇。因此,不少西方媒體認為,這款汽車是蘇聯研發的「末日汽車」。
專家在前線
不過有贊亦有彈,這部電影的劇情就有些拖後腿。事實上,在第五次戰役中,李奇微是找准了志願軍的弱點,在朝鮮半島的東西兩線發力,給志願軍造成了極大的危機,除了西線的鐵原狙擊戰外,在東線的華川也曾經上演過一次美軍對志願軍空擋反擊的危機。
但是電影中對於鐵原之戰「存亡」這個概念突出不夠,只是反復在描寫前線戰士們浴血奮戰。但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對裝備技術處於落後的志願軍來說,哪一場仗不是在奮勇拼殺呢?鐵原阻擊戰是63軍以鋼鐵的意志對抗以鋼鐵武裝的敵人,為志願軍的戰略調整贏得寶貴的時間。
影片尾聲時,志願軍前線的炮火終於到位,一聲令下整齊劃一地發起了反擊。火光四射中出現了多管火箭炮——這些可不是進口產品,而是中國自己設計製造的第一代「A3式102毫米火箭炮」。它是由瀋陽五二工廠於1950年初研發的型號為「M-501」型火箭炮,可以用馬拉,也可以用汽車拖拽。所使用的火箭彈是旋轉穩定的固體燃料類型,長895毫米,直徑102毫米,重17.5千克,其中採用了TNT炸藥。
該火箭炮在抗美援朝第一次戰役時就裝備了志願軍,志願軍第39軍在雲山和第42軍在黃草嶺都有使用過。瀋陽五二工廠當時確實專門派人去前線,聽取志願軍在使用中的一些體會和改進意見。比如:將原來的單孔大噴口設計,改進成為多孔傾斜噴口,成功提升了火箭彈的性能,也將該炮的射程從4000米提升至5000米。後期該廠還進一步改進火箭炮的設計,並借鑒了美制「M3」式戰防炮炮架,具備了高低機調節功能,並採用手搖電器點火,同時研發了新型火箭彈,到了第五次戰役時,該火箭炮射程已經能達到8000米。
為突出軍火專家上前線的史實,電影加入回國軍火專家吳本正的情節。這個情節本沒問題,抗美援朝時中國確實有不少軍工專家親臨第一線研究美軍裝備,同時為了聽取前線戰士的意見,改進武器的性能。但是電影中,吳本正在戰場上無組織無紀律,到處亂走,就嚴重不符當時的事實:當年上得戰場,就要有服從命令聽指揮的軍人紀律,就連去前線慰問的演員都能做到,何況軍工專家。
建國之初,國家異常重視各種技術專家,電影中為了保護吳本正的安全,上級給他派了三個戰士當護衛,這也不合理。像他這個級別的專家親臨前線,配屬一個警衛班甚至警衛排都屬常規操作。最後為了突出吳本正的作用,居然安排他開了輛美軍的「M26」重型坦克回來,這個情節令人尷尬。實際上美軍在二次戰役時扔下了不少坦克,根本不需要吳本正跑到第一線去搶坦克。
而對於抗美援朝這場新中國的立國之戰,在改革開放初期,為發展經濟需要,對它的提及既少又欠深度,相關的影視作品也少之又少。依照這場戰爭的意義和份量來說,現有的作品還遠遠不夠全面。近幾年雖有幾部力作,但也只是在補課,越是時間遠去,越是深入瞭解,就越感到志願軍精神的偉大。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