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們
香港輕新聞(Lite News Hong Kong)是一個致力於提供中立報導和獨到評論的網絡平台,成立於2015年9月。我們立足香港,關注全球的政治、時事、經濟、文化和趣聞。
現實中只是個小職員的軍武 / 科普愛好者
濟州航空7C2216號班機今早由泰國曼谷蘇凡納布機場飛往韓國全羅南道務安機場,在早上9點03分降落時,因疑似鳥擊與液壓系統故障,機組在降落時試圖機腹著陸,但最終滑出跑道尾並最終撞上緩衝區前的土牆 / 土堆,並發生猛烈爆炸,就現場所知,除兩名坐在機尾的空中服務員外,其餘179人已經全部遇難。
肇事航班所用飛機是737-8AS,航機登記編號HL8088,是737-800系列機某種小改的客制化型號(AS有可能代表最初購買該機的航空公司,有指是歐廉航瑞安航空),修改點通常只在機艙內部座位數量。該機2009年交機並最初在RBS(蘇格蘭皇家銀行航空資本)名下租級瑞安航空,服役8年後轉租現在的濟航空。
今次事故單由片段來看可說相當罕見,近年因起落架無法放出,需要機腹著陸的情況雖已少見,但能降落到的基本上都沒嚴重事故,這是因為機腹著地阻力已很大,飛機很容易在短距離內就停下,但是……一直滑到跑道尾並高速撞上土牆,印像中幾乎未聽聞過,而且由通常的機腹滑行距離判斷,務安機場2.8公里的距離是遠遠足夠其降落的,除非著陸點已超過跑道的2/3。
另外,非常非常湊巧的是,荷航一架同型客機在事故三小時後由挪威奧斯陸起飛後,同樣發生液壓系統故障而緊急拆返,同樣要以機腹著陸並滑出跑道,慶幸沒有土牆 / 土堆,否則……
現在事件關鍵還有幾個:
1. 降落前有民眾拍攝的片段,可見有疑似飛機撞鳥或引擎故障的意外且發生在右引擎處。右引擎有發電機的確可以突然影響飛機的電子系統停擺,不過其飛控採取是機械-液壓飛控,沒電仍可控制飛機,而且只要時間足夠,機組也能打開機尾的APU重啟電力系統操作。
737-800的主起落架,別說737了,所有民航機的起落架都是可以人手鬆開並伸出至指定位置並自行鎖定的,而且故障率極低。未能固定之前有試過,未能手動打開則是聞所未聞。
2. 飛機的起落架操作主要用液壓,必要時更可人工放下並在重力作用下扣到降落位置並鎖定,若果只是降落前撞鳥,怎樣會嚴重到連翼液壓系統都放不下?
3. 部分消息來源說有復飛,但根據Flightradar紀錄顯示,其在進場前位置在距離機場跑道頭1公里的海上,飛機高度在500尺時就突然斷絕訊號(鳥擊後開始斷電時間?),而且降落前的飛行速度對照兩日前的航班,同一位置的地速就快了10-15節。其他資料似乎沒提過有復飛紀錄。(PS. 下午5時韓國國土交通部的記者會上,調查人員表示沒有復飛的報告)
4. 飛機降落時,似乎沒打開減速襟翼,這對於減少滑行距離有巨大影響,而且如前所說就算缺電,液壓系統亦可控制翼面的,為何完全沒有打開過???他們不是要預備降落嗎?更有甚者,由疑似鳥擊片段也可看到受鳥擊且引擎吐火時離地已很接近地面,可能只有600至1000呎的高度,但……為何起落架好像還是未有伸出來,而且襟翼似乎也未完全打開的???
5. 翻查資料,HL8088號機同時飛首爾至北京航線(7C8135),而在27號中午飛這條線時,曾於渤海上空發生液壓系統故障並迫降濟機場,至下午才重新出發去北京,並於當晚回到務安機場準備下一個航班。另外亦有指該機在27日由曼谷飛務安的航線時,起飛前也發生不明故障而延誤起飛1小時(需留意的是,由Flightradar24所見,沒發現有明顯延誤,可能存疑)
需要留意的是,有指該航機很可能安排了三倘航班,這在廉航中相當常見,但班次頻密兼要凌晨起航,對機組員人的負擔是極大的。
6. 這個是最新流傳的消息:有疑似乘客和朋友聊天室留言紀錄顯示,降降前有乘客向朋友報警,指飛機機翼被鳥卡住,無法降落……這似乎也有點離譜:什麼島的肉體 / 骨頭可猛到卡死了飛機翼面的液壓控制系統???不過如果乘客聽到的並不是假的,會否暗示液壓系統的確出現嚴重問題?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