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我們
香港輕新聞(Lite News Hong Kong)是一個致力於提供中立報導和獨到評論的網絡平台,成立於2015年9月。我們立足香港,關注全球的政治、時事、經濟、文化和趣聞。
學研社成員,著有《全球化多面體:我們如何面對》一書。生於政治家庭,由細到大經歷無數次大、小選戰,由派傳單、貼海報到運籌帷握,決勝帷幕之內。深感大江東去,浪淘盡,不如神遊張家界。既厭倦政治,又離不開政治。閒時只好提筆論政,如風花雪月。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2月27日出席電台聯合節目,回應市民對財政預算案的提問。(政府新聞網圖片)
26日,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出爐,先前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形容,預算案採用湖水藍色的封面,「代表著未來發展大潮中的一片藍海、蘊藏的無限機遇,也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底蘊。」但觀乎內容,見不到更大的變革,也沒有大刀闊斧的改革,除了小心翼翼、謹微慎行的節流外,開源其實也沒有宏圖大略。
延伸閱讀:2025-26 財政預算案重點措施
筆者看到的,不是如藍海「蘊藏的無限機遇」,這份平淡的財政預算案,在節流方面不夠大膽,在開源方面除發展AI和創科產業布局較完整外,其他產業的發展(如旅遊)未有更清晰的宏觀藍圖。
這份預算案最多只是一個平靜的湖泊,而更怪異的是,連社會輿論的反響都那麼平靜如湖水。在當今這個世局嬗變,科技革新與社會驟變的境況下,香港財政卻連年赤字,經濟動力萎靡,轉型也未看不到成果;而在此節骨眼上公布財政預算案,社會竟然如此平靜,這是正常現象嗎?
在宣讀預算案當日,筆者等了大半天仍未下筆,就是想看看社會有什麼反應,但結果卻是整個社會——特別是政界——沒有了批判性 [注1],各政團似失去了個性。直至何君堯議員開記者會,猛烈批評預算案的不足,表示對預算案失望,並表明不修改將投反對票 [注2]。至昨日,我再看到高天佑在信報刊登的文章 [注3] 提到打工仔關注的變相加薪俸稅及公務員凍薪等,雖然他只是從中產的角度去看預算案,但也頗能說出預算案的問題:審慎有餘,進取不足,看不見的是「改革精神」。
筆者認為,今次的預算案,除了節流不夠大膽、開源不夠宏圖外,更嚴重的問題是「向中、下層吸水,向商界放水」。誠然的,香港現時需要發展經濟,重啟經濟動力,在這個層面上考慮,向商界「放水」創造一些經濟活力是無可口非的,但政府卻要中、下層市民犧牲自己來為此「埋單」。正如何君堯議員所說的,政府已一毛不拔,問責高官仍只凍薪?不可恥嗎?筆者想問財爺想如何服眾?
依筆者看,確實,如高天佑所言中產沒有多少福利,今次更淪為大輸家,坐飛機離境增稅,開私家車返大灣區徵收「邊境建設費」,最多去少次日本,返內地玩坐公共交通工具囉!但取消學生津貼的2500元,對基層、甚至中產的下層,有子女的家庭都會造成壓力。一個中學生,開學要花5000元書簿費,小學生也3000多,但政府從來沒有考慮或研究如何減低課本售價。長者「兩蚊搭車」修改,市區的長者可能好點,但家住新界長者有需要往返市區的就會受到影響。
在困難時期大家「共同時艱」沒有問題,問題是被迫「犧牲者」服不服。
「率厲文武;身先士卒;所向摧破。」
上面一句出自《宋書・檀道濟傳》,是成語「身先士卒」的出處,意為將帥親自帶頭衝鋒,衝在士兵前面。後多用來比喻領導者帶頭行動,走在群眾前列。
近代,如果沒有「身先士卒」的英烈,我們國家就不會有今天。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冀中軍區 6 分區司令員王先臣 [注4],在百團大戰中親率爆破組破壞德石鐵路,指揮戰鬥時衝鋒在前。1945 年 7 月攻打趙縣前大章的敵據點時,因偵察敵情被敵人擊中犧牲。被朱德、彭德懷表揚,被譽為「抗日英烈」。
抗美援朝時期,在 1951 年 4 至 6 月的第五次戰役中,志願軍接到命令後撤。當時美軍看準志願軍撤退之機,集結近三萬兵力、三百多輛坦克和六百門火炮,意圖攻佔志願軍重要補給基地華川,並試圖把撤退中的志願軍圍殲。正在後撤的第58師師長黃朝天,在撤退時發覺不對勁,看破美軍有反攻並圍殲自願軍的意圖。黃朝天意識到,華川一但失守對志願軍全軍都威脅,在未能獲得上級批准的情況下,黃朝天毅然違反後撤軍令,留駐華川對美軍進行阻擊。在面對美軍優勢兵力下,黃朝天帶領的58師以少勝多,成功完成華川阻擊戰,阻止了美軍圍殲的戰略意圍,保証了志願軍的安全。[注5、6]
編按:華川阻擊戰是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中與鐵原阻擊戰齊名的戰役,前者的重要性絲毫不亞於後者。當時東線的志願軍經過第一、二階段的作戰,雖然取得重大戰果,但部隊疲勞,人員困乏,加上後勤補給線太長,導致糧食和武器彈藥消耗殆盡,志願軍司令部於 5 月 21 日下令部隊全線北撤休整。當時華川是自願軍東線集團的後勤樞紐,也是東西兩線的接合部,若讓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在戰役期間佔領華川,將動搖整條戰線。20 軍 58 師於 5 月 27 日撤至華川時,師長黃朝天發現美軍正向華川進擊,於是在未獲得上鋒批准的情況下留在當地實施阻擊,用1個師的兵力單挑敵軍10個團近三萬人,最終以犧牲2700餘人的代價,殲滅敵軍7400餘人,拯救了友軍五個軍,扭轉乾坤。(國史網擷圖)
在過去,王先臣「一馬當先、捨生忘死」,今日的財政預算案看到的,是港府問責高官差不多是全球同行最高薪,都不舍厚祿。至於,政團中人就是被馴服的戰馬,野馬被馴服後可被騎乘,但過於馴服的馬還能否上戰場?戰場環境充滿突如其來的威脅,若馬匹被完全壓制住天性、過度服從,缺乏自主反應能力,可能因膽怯或反應遲鈍而無法應對危機,甚至導致騎手墜落或陣線崩潰。
戰馬需要在「馴服」與「野性」之間取得平衡:既要有服從指令的紀律性,又需保留應對突發狀況的本能。完全失去自主性的馬匹無法勝任戰場任務,而優秀的戰馬則是力量、智慧與膽識的結合體。因此古代名將,如亞歷山大大帝選擇戰馬「布西發拉斯」,就偏好牠是既有野性又聽從指揮的馬匹,而非完全順從的個體,以確保在戰場上既有機動性又有生存力 [注7]。又正如黃朝天師長就住客觀情況發揮自主性,挽救了大批志願軍的性命。
現時香港面對的局勢,困難處不下於戰場,香港政界中人無「身先士卒」之心,下無「一馬當先」、「衝鋒陷陣」之志,市民大眾無「心悅誠服」之態。上下不同心,內外不同調,乃破敗之兆。
好我們來聽聽《戰馬》
本文作者:無雙直傳(劉礎慊),學研社成員,著有《全球化多面體 我們如何面對》一書
參考資料:
1. 預算案・不斷更新︱各界反應正面指措施對症下藥 加強香港經濟復甦動力|橙新聞
2. 財政預算案|何君堯:對預算案失望 如不修改將投反對票|香港商報 2025-02-26
3. 【新聞點評】中產淪為最大輸家(高天佑) |信報 2025-02-27
4. 抗戰英烈事迹 1945年——王先臣|抗日戰爭紀念網
5. 韓戰第五次戰役後,美國本有個翻盤的機會,可惜碰上玩命師長|資訊咖
6. 1951年,58師師長黃朝天違抗軍令,彭老總卻在戰後盛贊道:做得好|網易
7. 布西發拉斯|維基百科條目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