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47現身 30年前翼謬誤大翻盤?

2025-03-24 12:51:43 最後更新日期:2025-03-25 21:05:20
William Lam

現實中只是個小職員的軍武 / 科普愛好者

486292290 634526356024233 4809013289882577011 n特朗普在美國白宮舉行新戰鬥機的簡報會,打破過去只由國防部宣佈武器中標,總統並不過問的小規矩,這也算一絕。當然這是否暗示特朗普也深陷這次選拔案之中,也未可知。(YOUTUBE截圖)

自從星期六早上特朗普宣佈波音公司奪得200億美金的第六代戰鬥機項目NGAD有人戰鬥機合同,並將制式編號定為F-47後,美國國防部亦即場展示了F-47的兩張藝術示意圖。其預示的F-47構形不但讓航空迷頗驚訝,對於得標、試飛競爭過程等的說法,都有很多疑問。

1ed7c3ec 2d18 48e7 be79 8facca08b8632022年1月,51區曾有一架欵似大後掠三角翼機被拍到,這機有比較明顯的翼端上翹,有指這可能是NGAD第一架全尺寸驗證機,不過這機究竟是DARPA還是其他三廠的驗證機,猶未可知。有航空迷指此機有一些F-16XL箭鏃式機翼的一特徵。(圖片來自連結1)

首先最大的疑問可能就是特朗普自己。過去對於新式重要武器得標,基本上都是國防部的事,總統很少插嘴的,例如YF-22和X-35得標,老布殊和小布殊都沒有發表過甚麼談話,唯獨今次得標宣布是特朗普親自操刀的。

根據一些觀察家指出,特朗普是個很熟悉柏拉圖口中的劇場政治的把戲(不過很可能他自己都不知道柏拉圖講過什麼),就是不斷吸引「觀眾」的注意力。他在這場公開戰機Show中吹了不少牛來吸眼球,例如用自己的任期作為波音得標機的編號,更說它才是世界第一架試飛六代機;它能出口友邦,甚至說F-47的原型機已試飛了五年。最後這點其實很可疑,因為2020年9月美國空軍的代表也只是說已試飛新世代戰鬥機的全比例飛行驗證機,從來沒提過它是哪個廠的。

8928856 雖然美軍有提供藝術加工圖,但又不學習B-21時的實機公開,有一個可能是現時的驗證機和計劃中的EMD工程樣機狀態有不少不一樣的地方,所以只有利用藝術創作展示,當中令人驚訝的是具備前翼(兩張相都有,只是第二張被雲霧隱去而已)同時也有上V型翼,相當特別。(圖片來自美國國防部)

 

根據最新的說法,有三架展示/驗證機在這五年間完成及試飛,另兩架在2022年及不知什麼時間投入試飛,也沒交待這三架機各自由哪個廠商協助弄出來(PS. 首機可能不屬於任何廠而是DARPA自己搞的展示機),當然,更不知這些性能驗證 / 展示機究竟展示了多少六代機計劃要求的能力(或者另一個說法,相比於計劃要求,展示機的完成度有多高)除此之外,美國國防部對於波勝洛敗的主要原因也沒有人交待過,連兩機空中試飛的片段或照片都沒有人拍到過。故此甚至有個別軍迷懷疑兩架所謂驗證機除了可能不是完全版外,連飛行試驗比較都未全面進行。由一些所謂知情人士的說法分析,大約只知道相對於波音有革新性、更具發展潛力的成份,洛馬的更像是F-22與35這類傳統性戰鬥機的「進化」而已。

VoughtVFX 2題外話,過去F-15和F-14都是只到木造模型階段及做過簡單電腦模擬後,在未有建造比較用的驗證機情況下就選出機型繼續發展,圖為美國海軍VFX計劃的沃特公司V507重型艦載戰鬥機全尺寸模型,該計劃的勝出者是格魯曼的方案,即日後的F-14。(圖片來自Secret Project Forum)

在分析F-47的構形前,必須了解NGAD在過去五年來的一些要求變化:2023年期間,NGAD中有人機的要求,是一種大型化的戰鬥機,和F-111級別類似(空重21噸、全重45噸)的重型飛機,擁有優秀的航程、打擊能力及超音速巡航能力;然後到2024年,要求再一變而成近似F-22級別(全重不超過38噸)的中重型機,估計很可能是單價方面的問題導致性能要求縮水;然後整個計劃在2024年7月暫停,留待新一屆政府作最終決定。

有趣的是,由美國國防部公開的兩張藝術加工圖的駕駛艙比例看來,F-47明顯比洛馬NGAD方案小了一號。而且由兩幅圖來看明顯是上V主翼加鴨翼的構形,後者對航空迷而言更像是一巴掌打過來般,因為多年來的宣傳,或多或少都污名化前翼的作用,跨大了它對隱身性的影響。然而現在將它安裝在號稱最先進的隱身戰鬥機上,的確講這些聽足30年神話宣傳的人嚇得不輕。

 GmmN4cfaEAAc807 1根據FB友提點,那個上V顯然是想增加滾轉和偏航穩定性,減少主翼舵面負擔,然而V型翼是很容易造成荷蘭滾。想重新取得橫向穩性就需要加下折式機翼,就像過去的食肉鳥驗證機一樣;不過現在的機型並未見到這個下折式構造。另外那麼大的上V機翼,不單RCS可能更大,且在強度要求上可能更高,整備和維護性也可能變得不便利。(圖片來自美國國防部)

 

d7c3ec 23 1比較特別的是,美國國防部公開的想像圖,可以見到很有波音30年前食肉鳥與麥道X-36驗證機的縮影。在F-47的情況下,前翼除了在跨音速與超音速階段實現配平外,是否也有提高橫向的穩定性的目的?(圖片來自連結1連結2)

 

必須指出的是,30年前美軍的評估隱身構形的報告,是指有前翼沒垂尾的設計,在RCS隱身上是和常規構形的隱身機(F-22/F-35)相當,整體隱身能力都相當理想的(不過這報告只有RCS大約的大小比較,實際數字上的差距它根本沒說);另一方面。有垂尾的常規前翼三角翼飛機,雖然因為在雷達視角上多了一對"翼"而變更大,但亦可能過不少方法來降低RCS,如縮小垂尾,加大主翼後掠角、蒙皮材料變更等。事實上,JSF的前身JAST與ASTOVL項目,都有很多具前翼的設計,甚至海軍NATF項目中都有前翼機的計劃,側面證明前翼對於飛機前向RCS不利之處,都是可以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只是多年來的軍迷界中的惡意宣傳讓大部分人對此視而不見而已。

然而今時不同往日,對隱身的要求漸漸變成全方位性,F-47選擇這種佈局,其實非常奇怪,一來前翼對於側向RCS的影響通常會比較嚴重,二來F-47似乎採用了上V型主翼,有朋友提點,這有機會使機身兩側的RCS水平進一步提高,不見得對於穿透攻擊有利,若加上前翼與主翼中間區域的電波反射、散射/繞射,側向RCS可能會更高。參考DARPA過去十年對未來空戰的研究,尤其特重穿透性攻擊、利用全向隱身性能滲透進防空網後面而言,會否相當於波音甚至美國國防部基本上已放棄放棄原本要求中「超越」第五代戰鬥機隱身設計的「全向隱身」佈局與穿透攻擊能力?是否這項任務丟給慢速機B-21或高速大型無人機執行?

foh7vicvv7741波音的海軍F/A-XX戰鬥機較後期方案,事實上也是NGAD的計劃之一,而且仔細留意一下,除了V翼外很多特徵都很相似,包括鴨翼。考慮波音也有和 諾斯洛普競爭F/A-XX,考慮後勤優勢,F-47會否就是最新F/A-XX方案的空軍版?(網絡圖片)

 

暫時不知道為何會這樣搞,不過如果NGAD一直是受到單位成本過高問題所困擾,而原本選擇的全翼機在氣動上的最大問題是翼面控制不足,需要更多新的先進手法在氣動上進行補充,加上長航程與大型化機體需求,開發成本變得難以控制,甚至可能進一步上升到難以負擔的3至4億美元一架!若是這樣的話,那波音這設計比較明顯是為了成本控制,同時又把海軍版波音的F/A-XX的主要設計都挪到NGAD上,有進一步增加產量減低成本之餘,還讓美國空軍看到某種革新能力了。另方面,亦因為空軍斷然「由重改中」,有可能洛馬倉促之下無法及時交出一個空軍可接受的方案,所以才落敗……

485484625 1356965018963981 1298778756252503109 n中間據說是洛竭馬丁最後交上去的NGAD中重型機方案示意圖,雖然還是沒垂尾和平尾,但結構上也和F-22太像且翼面也比較複雜,甚至不及X-44實驗機構想。(網絡圖片)

 

最後,美國美國國防部要求波音在4年內交出EMD工程樣機一事,能否成功也是有疑問的,波音無論在民航還是防務與航宇部門上,近年的計劃控制能力都大幅插水,連F-15EX都有拖延延,同由波音防務與航宇部門開發的CST-100更是給搞到一塌糊塗,KC-46加油的問題也是"死不斷尾",怎知道NGAD項目他們會搞成怎樣?洛馬當年的F-22與F-35能進EMD首飛分別用了6年及5.5至10年(三機型EMD首飛時間差比較遠),若如美國國防部所說這機型更複雜且具革命性,時間……夠嗎?

當然還有一個可能:若果連藝術加工圖都有欺瞞成分,實際構形和進度都沒有現在宣稱的理想的話,那……以上的分析與猜測,都成了廢話啦!

484323696 1019610826735181 6301383198361263470 n 1由網絡軍事文化上講,F-47中標可以給三十年「前翼不利隱身論」給了狠狠一大把掌,也難怪軍事論壇上大家都集體破防了。(網絡圖片)

發佈於 軍事
By 2025-03-24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