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北京共識》:以經貿交流改變中國

2016-09-14 18:20:55
中港傳媒

中港傳媒出版社

Jacob Parker, Director & Chief Representative, US-China Business Council (L2), Matthew Price, Chairman of the Board and President of P&G, Greater China (L3), Penny Pritzker, U.S. Secretary of Commerce (L4), Charles Bennett, US Consul General in Guangzhou (R4) and Harley Seyedin, President of American Chamber of Commerce in South China (R3) toast at U.S.-China Corporate Signing Ceremony with commercial deals over 1.76 billion USD 美中商會董事兼首席代表Jacob Parker【左二】在與美國商務部代表舉行的會議上。(圖片來源網絡)

讓我們看看熊貓擁抱者們,通常這是他們的對手給予的稱呼。從政客到商業委員會再到學術界,熊貓擁抱者們也有各種團體。本質上說,如我們在第五章裡所看到的,他們用不同的形式提出了同一種流行概念。他們認為,隨著西方公司對中國經濟的投資,北京從內到外都會越來越符合西方的自由行為準則。

總部設在華盛頓的美中商會(The U.S.- China Business Council)已經成為這一觀點的主要平台。商會自己也承認,它扮演了兩種角色。一是給它在中國市場上的大約二百五十家客戶公司提供商業諮詢服務。第二種角色也同等重要,在美國的政策辯論中提供某種形式的「遊說和宣傳」。

正如兩位商會官員所解釋的,他們工作的一個重要部分就是「積極推動某種特定信息,」即「貿易和暢通的商業交流對美國有好處,對中國也有好處。」因此,商會製作宣傳資料,動員國會中的支持者,「鼓勵商業交流」以及「反對那些會傷害我們客戶公司的立法。」在此過程中,兩位官員指出,商會「不斷地頂撞國會山莊的一些立法者——那些敵視我們,試圖限制我們行動自由的人。」

他們認為,最重要的部分是,商會旨在尋求社會和政治進步。 「從社會和政治發展的角度來說,」他們爭辯道,「我們在幫中國前進。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在進步,而我們正在推動這一過程——我們在幫助中國開放言論。我們強烈感到我們對中國情況的改進有很大的貢獻。我們的工作和中國世貿組織的身份有助於中國公司的進一步透明,我們也已不斷地在知識產權法上施加壓力。因此,實際上,我們認為自己正幫助中國走向一個更自由和更有序的社會。」

對經濟參與魔術般的轉變力量,美中商會絕不是華盛頓唯一對此持樂觀態度的機構。離任前,比爾·克林頓承諾,中國的經濟自由化將「隨著時間逐漸加強自由的精神……正如柏林圍牆必然倒塌。」

在二○○○年大選期間,為了給中國自由貿易法案提供依據,布什總統聲稱「經濟自由創造了自由的習慣,而自由的習慣創造出民主的期望。」二○○五年,他補充說,當時中國市場上有股「自由的氣味」,這將「引起更多的民主訴求。」最近在二○○八年大選中,共和黨總統候選人邁克·赫克比(Mike Huckabee)成為樂觀主義的典型,他說中國是個有「好消息」的故事,因為它「在經濟發展,甚至在給人民更多的自由方面正日益成為主流的一部分。」

來自美國企業研究所的政策文件提供了一個可供比較的命題:藉由「外部經濟交流實現中國民主改革的手段」顯然是「增加了」。儘管,「所產生的繁榮為中國共產黨提供了合法性,」但它也「釋放出推動政治多元化的力量」。

雖然這種想法在二十年前可以理解為樂觀主義,然而,經過一番仔細的思考我們可以看出,中國混合經濟自由和政治集權的體制至少可以維持一代人以上。中國的集權政治體係可以保持長久穩定,用強制力維護其平衡與合法性,並抑制任何影響深遠的變化。

二○○九年三月,法洛斯結束了他在中國兩年的輪休,他在北京寫到,「人們所抱怨的往往是那些奸詐的老闆、記者、市長或者官僚,而不是這個體製或其國家領袖」。

 

北京共識--中國權威模式將如何主導二十一世紀?(The Beijing Consensus)

著者:斯蒂芬.哈爾珀(Stefan Halper)

出版社:中港傳媒出版社

中文版出版日期:2011/04/01

售價:HK$92.00

香港輕新聞授權轉載,點擊觀看其他章節

發佈於 讀書
By 2016-09-14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