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哈羅香港擬改簡中授課 國際學校「簡化」大勢所趨?

2018-06-07 15:56:28
秦楚天

香港輕新聞編輯

【香港輕新聞】英國傳統名校哈羅公學在香港開設的分校,本周有消息指學校計劃將中文教學「繁轉簡」,日後只向初級班學生教授簡體中文課程,目的是讓學生「準備面對2047後的香港」。部分家長與媒體評論不滿校方決定,有KOL就指家長應「食得鹹魚抵得渴」;還有媒體認為問題的重點應在「學校為2047提早準備」上……

本周內,多家媒體均指,收到就讀哈羅香港國際學校的學生家長來函,指學校在4日發出一則公告稱將改變目前校內初級班學生繁簡體可選的「雙軌制」中文課程,自2019年8月起的新學年,面向校內一年級到五年級學生只會用簡體字教授中文。

通告同時稱,校方明白「在現時情況下有很多理由相信繁體字教學更合適,但學校需要令學生有更充分應對2047年以後的香港的文字水平(Whilst we know there are many reasons why our context makes the teaching of traditional characters desirable, we need to prepare our pupils to be fully literate in the context that Hong Kong will be in by 2047.)」,受影響學生人數大約有100人。至於以往學習繁體字的升六年級學生,會按階段性逐漸轉向簡體字課程,不過要考取中等教育普通證書GCSE(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ducation)以及A-level的學生則不受該次調整影響。

網上流傳的哈羅香港國際學校發給家長的聲明信。(圖片來源網絡)

根據《香港01》向哈羅香港國際學校的查詢,校方已確認通告內容屬實,又指該決定是向各方及辦校團體求詢與討論的結果,並認為採用簡體中文教學會令學生「更專注與清晰地學習中文」。又重申將因應調整推出更多使用繁體字的課外活動,保持學生對中文有更廣闊的了解。

國際文憑試繁體中文試恐臨「煞考」?

有家長表示,難以接受校方此次改動。《蘋果日報》指有學生家長明言當初選擇哈羅香港,正是因為該校容許家長選繁體班,但校方卻在未諮詢家長的情況下改變政策。《明報》引述某劉姓家長所言,指子女學習繁體字能讓他們在香港的日常生活中更方便。該家長又質疑「連政府都未曾說2047年時香港『不會有繁體』」,學校如此自行判斷是「取去(其子女)學習自己語言的權利」。

對此,哈羅香港6日再發聲明,指學校非常重視家長意見,將透過諮詢渠道與家長保持溝通;學校也將在下周二(12日)舉行兩場家長會,以便家長就這次改動內容提問,並進一步交代改動詳情。

「家長聯盟」組織發言人張艷璿就指,現時大部分國際學校都採用內地課本,又聘用內地教授教授中文,認為這對於學校的人事和資源而言,是相對較方便的選擇,但她認為學繁體字很重要,曾多次向學校反映意見。

另外根據《蘋果日報》消息,國際文憑中學項目(IB-MYP)因應考繁體字中文科的人數太少,也在計劃最快兩年後取消該科考試。據統計,2016年全球五萬一千多名應考IB-MYP的學生中,只有不足50人應考繁體字中文科,但同年應考簡體字中文科的就有537人。IB方面指,除非未來兩年相關應考生人數大幅上升,否則將從2020年起停辦繁體字中文科考試,只保留簡體中文試。

林作:鬼佬學校睇的是大局

曾在英國哈羅公學本校就讀的原大律師林作,昨日(6日)亦在FB發言談論此事。林作表示自己以前在英國哈羅讀書時,中文科老師是一位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的內地人,不但講普通話寫的也是簡體字;當時在英國讀哈羅的大部分華人學生都是香港人,對內地老師教中文「唔單止冇(怨言),仲好開心可以接觸一個北大高材生,練下普通話」。

林作續指,「鬼佬學校,睇嘅係大局,有咩可能叫學生專注大陸唔通行嘅廣東話、繁體字?問題唔係出喺學校度,而係選擇將自己孩子由小學、甚至幼稚園就送去呢類學校嘅香港家長。」林作認為,作為香港人應首先學好自己文化,「當然應該先讀本地名校小學」。

他又指「香港真正上流社會家長,一定送個仔讀聖保羅男女小學,個女去女拔小學,初中讀幾年國際學校(CIS or GSIS only) 或英國預備學校(prep school),然後高中到英國名校升學。小學讀港羅?well, you are not one of us.」林作在文末直言,「香港哈羅要用簡體字,就隨它啊。香港人,本來就唔應該喺嗰度出黎。」

《蘋果日報》事後採訪林作,他認為香港哈羅的做法無可厚非,又反問家長如今指責學校不諮詢他們意見,但為何不反省當初自己「要送你啲仔女入去讀」,「食得鹹魚抵得渴。當初間學校都有開過呢班,依家只不過係打回原形,班家長當初做得呢個選擇幫仔女入呢間學校,就要預咗。」

截圖來源:FB@林作

媒體評校方決定代表「香港人需求被邊緣化」

部分媒體評論亦參與對事件的點評。《信報》金箴文章就認為,哈羅香港的決定「至少犯上三大錯誤」:一是毫無必要地趟入「繁簡辯論」的渾水;二是落戶香港卻不諳香港「有得揀」這一核心價值;三是讓自己最受港人青睞的「貴族」招牌褪色。不過,金箴亦認為校方考慮到「2047問題」是「搔到癢處」。

同報評論員林日彥亦稱不認同哈羅香港的決定,但承認「那是一個商業學校機構的商業決定,這班人都是商家,一切以利益為最大依歸」。但他同時亦指,這代表「香港人的需要已經變得越來越被邊緣化」,「究竟校方是否為了想開拓內地市場,從而決定犧牲目前香港那100位學生的學習權利,以討好內地教育部門?」

發佈於 新聞熱點
By 2018-06-07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