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評】筆由己:當通識變成鬥嘴……

2018-09-22 11:27:37
 

生物求存其中一個重要特質是記憶。沒有記憶,就會不斷重復犯錯,包括同一錯誤,增加死亡風險。而人類在這方面能遠遠拋離其他生物就是擁有語言的能力!語言把不同經驗記載下,甚至結集起來。電腦可以儲存大量資料,互聯網可以將資料迅速傳遞。不止這樣,人類還能理解資料並分析它們。

知道還是理解?兩者皆重要!

除了知道,還需要理解。就好像看見和觀察的分別。知道天會打雷是基本,但天如何打雷,甚麼時候打雷,有不同種類的雷,就屬理解部分。除了理解還可以分析。知道天如何打雷,就可以知道需要不需要害怕它,也可以知道可不可以利用它,甚至更準確預測它的出現。當知道越多越深入,對事物的看法就會驟然不同。亦對於預測更準確,對解決問題更有效,頭腦靈活,應變力更高。

這就應該是通識科要走的方向。不只是知道,而是理解;不止於個人對世界更理解,而是進一步對社會作出正面影響。讀書是做一隻USB,學習是一部會運算的電腦,而融會貫通後是個AI。要做到這樣先要大量閱讀和參考相關資料。

通識科的IES(獨立專題探究)原意是想學生訂立具意義及可行性的研究題目,透過自行搜集與應用自己找到的相關知識及資料,以及利用合理的研究方法,對問題進行更深入的分析及評估。然而,近年IES的考評要求已不斷降低,甚至連一手資料亦變得不再「具必要性」……(網絡圖片)

 

現在考試佔通識八成分數。在如此有限的時間內是如何讓學生展示他們的知識基礎、事件瞭解的深度、與分析的能力呢?通識科較常見的多佔分試題是表達立場題,試卷給學生不夠一頁資料一題,要求學生需作出「三正一反」來作答。意思是 3 個論點,1 個反駁點。就好像有對手跟你辯論一樣——是辯論,不是討論或研究

雖然有部分題目需要在試卷提供的資料以外想出論點(例如佔分較少的卷二)。不過,參考過舊試卷,普遍學生都能看出個樣式來作答,大部分題目只要摸索到樣式,基本上不需參考其他讀物。

即是……這科只在測試通識程式是否成功輸入學生腦去

 

事實上,通識科早期諮詢文件是有要求培訓邏輯思維能力,包括在課堂上解釋較簡單的邏輯思維技巧及認識邏輯謬誤,但可能礙於老師及學生的時間及能力,在定稿中並未再提出相關要求。(網絡圖片)

 

一個大量閱讀和參考相關資料的學生與一個不愛閱讀只練答題技巧的學生,通過如此考試形式所得出的分數能正確反映出二人的通識水平嗎?如果不需要數據,不需要資料來助證觀點,那不就是叫學生盡情斷章取義嗎?如果只用試卷提供的那一點點資料就能做到有效分析,是否不需要多閱讀多觀察?用甚麼來反駁?如何合理懷疑試卷提供的資料?結果還是只有一式一樣的答案,評卷老師改卷倒是很方便。

2012 第一屆DSE通識科考試的練習卷(當年1月印行並供各中學應屆考生試考),出現了一題評論「擬似」唐英年發表的講話的題目。類似題目其實能夠考驗考生有沒有較慎密的邏輯思維能力或能指出講者在邏輯上的合理性 / 有沒有邏輯謬誤,不過這類以其他人較長篇講話為資料的立場題題目,之後就很少出現了。(網絡圖片)

 

課程形式沒有鼓勵閱讀,也就未能多角度思考。學生只學到掌控時間及以一種形式的論述技巧。結果形成了先站在一個立場上,然後用盡方法甚至邏輯謬誤(例如 cherry-pick,誇大)死守自已(可能)有問題的立場,沒有時間讓學生尋真,更不可能推翻自己當初的偏見或誤解。這不是當初說以廣闊知識基礎讓學生能終生學習的通識,而是一科鬥嘴攻略。

 


參考文章/文件:

吳壁堅:通識科不適合考試

2018年度考評局通識教育科資訊

教育局通識教育 終身受用--通識科課程架構

香港敎育城通識教育科課程\簡介

發佈於 博評
By 2018-09-22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