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博評】呂琪:談新時代的紙上談兵——瓜伊多政變

2019-05-13 09:53:57
呂琪

香港輕新聞特邀軍事評論員

 

5月1日,正值勞動節假期,委內瑞拉的瓜伊多(Juan Guaido)突然帶著一些委內瑞拉的軍人發動軍事政變,並宣布得到了全國軍人的支持,馬杜羅下台已成為定局。

這件事的具體情況,似乎是4月30日委內瑞拉反對派領導人瓜伊多和他的政治導師洛佩斯(Leopoldo Lopez)突然在社交媒體上發表了一段視頻,稱「我們知道馬杜羅沒有得到武裝部隊的支持和尊重,我們看到抗議產生了結果。我們應該繼續施壓。」隨後瓜伊多率領數十名委內瑞拉國民警衛隊隊員發動了軍事政變,政變武裝和政府軍的衝突導致100多人受傷。雙方的衝突事件大約持續了一個半小時候,政府軍就控制了局勢。

其中一名"叛變的士兵"使用著AR-57衝鋒槍。委內瑞拉很早已引入P-90衝鋒槍作為制式武器,然而使用相同子彈與彈匣但槍身更接近AR-15的AR-57是在2008年才研發出來的民用武器,也沒有任何國家的特警隊正式採用,而且委國早就受美國制裁及軍火禁運。他們為何有這種槍。實在令人費解。(網絡圖片)

 

目前大部分政變士兵和政變的領導人已經躲入各國駐委內瑞拉的大使館中。瓜伊多的政治導師洛佩斯和他的妻子、女兒躲進了西班牙駐加拉加斯的大使官邸,而瓜伊多本人在政變之後則暫時不知去向。同時據路透社的報道稱,截至目前為止,沒有任何跡象表明委內瑞拉的軍方高層領導人支持政變。不少人在看完新聞後可能會訝異:瓜伊多真的覺得自己振臂一呼,委內瑞拉的軍隊就會跟隨他嗎?筆者就認為,委內瑞拉此次政變失敗的責任更多應該算在瓜伊多的背後勢力—美國身上,不能全怪瓜伊多。對於此事,不妨先看看事後委內瑞拉反對派的說法:

因石油價格波動引發的社會動蕩,貫穿著整個委內瑞拉近代史-部分甚至比現時的更為血腥。圖為1989年2月的加拉加斯貧民區大暴動,共造成400名市民死亡。(網絡圖片)

 

 

首先,主角之一的瓜伊多事後接受美國《華盛頓郵報》采訪時承認,反對派錯誤地估計了軍方的支持:「也許因為我們仍然需要更多的士兵,也許是因為我們需要更多政府官員支持……」、「我認為在這一點上,不確定因素是顯而易見的。」同時瓜伊多對美國可能的軍事干預也抱有期待,他表示,對華盛頓最近就軍事選擇進行的討論表示歡迎,稱這是「好消息」。

作為政治人物,瓜伊多的賣相的確較馬杜羅好。(網絡圖片)

其次,另一個委內瑞拉反對派大佬洛佩斯在接受訪問時聲稱,他在遭委內瑞拉政府軟禁期間,委內瑞拉軍方官員曾與他見面,並「承諾」推翻馬杜羅政權。他還聲稱,是軍方人員協助自己逃離軟禁地點,他們已原諒了自己。

委內瑞拉反對派另一大佬洛佩斯。(網絡圖片)

最後,美國政府的委內瑞拉問題特使埃里奧特·艾布拉姆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與委內瑞拉反對派商討推動馬杜羅下台的數名委軍方高官,手機大都關機,杳無音訊。艾布拉姆斯還點名委內瑞拉國防部長帕德里諾·洛佩斯(Vladimir Padrino Lopez),對包括他在內的幾名「關鍵人物」感到失望,稱這些人幾個月來一直在和反對派談判,就是為了推翻馬杜羅,但「當行動的時刻到來時,他們卻又沒有做好準備動手。」

從上述三點來看,明顯瓜伊多、洛佩斯和美國政府都被算計了。前兩位還說得過去,但美國對這種策反應該是駕輕就熟的,為何這次卻折戟沉沙?筆者認為,無外乎兩點原因:

豬灣事件可說也是中情局早期因過於急進及情報失誤而失敗的一項行動。事實上古巴政府在事前也已接獲KGB的警告。(網絡圖片)

第一點:急於求成

美國想對委內瑞拉下手非一兩日了,從查韋斯年代開始,美國就一直謀求委內瑞拉變天。可惜計劃屢屢受挫,十幾年時間過去委內瑞拉依然堅挺。查韋斯病逝後,馬杜羅的支持率沒有查韋斯高,而且美國在委內瑞拉數年間,也策反和籠絡了不少委內瑞拉的政府高官,時機成熟就準備出手。但很明顯,美國這次操之過急了。他們計劃內的委內瑞拉官員幾乎全部沒有效用,這說明美國人主要是中央情報局的工作是失責的。政變結果也說明了目前委內瑞拉的局勢並未徹底的倒向美國,中央情報局太急於求成,對於委內瑞拉的局勢估計得太樂觀了。不排除美國國內的高層對於負責委內瑞拉方面情報的人員施加了過多的壓力,逼得CIA鋌而走險,做出這次的決定。

還有一種可能,就是這次委內瑞拉政府背後有支持,有一股能力不輸CIA的國家勢力在背後設下了這個陷阱,令CIA和委內瑞拉國內的反對派齊齊中招。(筆者註:這不奇怪,這類的圈套和陷阱冷戰期間美蘇雙方都多次「互贈」。)筆者估計,美國事後對這件事的評估報告裏也會提到這一點。

編按:媒體對委國的關注幾乎只集中在加拉加斯,全國範圍內幾乎變成個情報"黑洞"。根據極個別媒體的說法,查韋斯時代成立旳類似合作社的團體正在鄉間地區發揮一定的穩定作用,維持社區基本的糧食、產業、醫療及社福運作。農村地區比較穩定的形勢,可能是現今左翼政府仍能維持管治的原因。(網絡圖片)

 

 

瓜伊多算是委國的精英階層,不過上兩任因處理國內經濟與貧富懸殊問題不佳而倒台的民選政府,其首腦同樣也是精英階級。(網絡圖片)

 

第二點:所托非人

在此不得不提美國這次在委內瑞拉行動的代言人——瓜伊多。瓜伊多個人履歷給人的第一印象不差:家庭出身好,祖輩中委內瑞拉軍人和政府官員,據說其祖父還是委內瑞拉海軍的一任艦長。瓜伊多父母也算是知識分子,他本人年少聰明,後來還留學美國獲得過碩士學位。回國後積極投身政壇,組建了自己的黨派,並在2018年成為委內瑞拉國民議會的主席。

以上種種顯示瓜伊多堪稱一個精英,但是實際情況恐怕是,他的政治能量並沒有他的履歷這麼優秀。從兩件事看,瓜伊多更像當代「趙括」——只會紙上談兵,「講就天下無敵,做就有心無力。

2月時美國國務院指委總統馬杜羅攻擊運送葯物給委內瑞拉民眾的車隊(當時已由瓜伊多接收)。然而片拍攝的地方,卻仍在哥倫比亞國境,委國邊防人員可沒越界攻擊車隊,而且後來有證據指這是瓜伊多支持者自己丟汽油彈時不慎失火燒毀的,這時瓜伊多已不知所踪。有趣的是,大批大肆報道的港、台媒體最後還是沒有修正報道。(網絡圖片)

 

第一件事是今年2月23日,當天已經自我宣布為委內瑞拉總統的瓜伊多,跟著美國支持的「人道主義援助」的卡車隊伍準備開進委內瑞拉。按照某些人的設想,在卡車進入到邊境時,委內瑞拉的軍隊將倒戈,投入瓜伊多反對派這一邊。只要能跨國邊境,瓜伊多的偉大理想將得以實現,他就可如願地成為委內瑞拉的新任總統。為了這一時刻,無論是美方還是瓜伊多都準備好了媒體報道。但在這個關鍵時刻,委內瑞拉邊境上的政府軍隊堅守橋頭,瓜伊多的追隨者只能扔石頭和燃燒瓶,跨越邊境顯然沒有希望。更要命的是,瓜伊多突然也不見蹤影,只留下了那些追隨者在路邊不知所措。這次件事暴露了瓜伊多的幼稚和軟弱之處,他把解決委內瑞拉的問題看得過於簡單,或者說他根本沒有擔當,更沒有領導委內瑞拉的能力。

第二件事是瓜伊多4月15日在彭博社刊發文章,公開向中國喊話,要求北京拋棄馬杜羅政府「結束馬杜羅的篡位」,並承諾自己一定會確保中國在委的投資安全。且不說這番承諾是否可信,單說這般示好中國,換一個角度來看等於是在變相威脅中國,潛台詞就是「如果中國不支持我推翻馬杜羅,等我上台後就要清算中國所有在委內瑞拉的利益」。這種「未登天子位,先置殺人刀」、直接威脅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的事,可見瓜伊多的政治情商基本為零。

薩卡什維利想加入北約的舉措,以及在處理國內分離活動時和俄國屢起衝突,最終導致俄國閃電攻擊格魯吉亞、格國要求停火而告終。(網絡圖片)

瓜伊多與薩卡什維利相似的命運

談到到瓜伊多,筆者又想起了另一號人物——薩卡什維利(Mikhail Saakashvili)。認真對比之下,瓜伊多和薩卡什維利有太多的共同點:兩人都是本國的年輕「精英」知識分子,都在美國讀過書,更巧的是兩人都是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的學生,學成回國後都從政並組建了自己的政黨,求學經歷和從政軌跡基本一致。

這兩位美國精心培養、全力支持的代理人,在初登場的時候都是具備雄才大略的風雲人物。筆者猶記當年薩卡什維利被譽為格魯吉亞的「民主之子」,而瓜伊多也被譽為委內瑞拉的「奧巴馬」。然而兩人最終也都先後因自己的無能和自大慘淡收場。格俄戰爭前,薩卡什維利甚至親自帶領電視台記者和幾百個士兵去抓了兩個落單的俄羅斯士兵,又以電視直播的方式羞辱了對方,這炒作水平遠勝瓜伊多帶領車隊準備跨過邊境去當總統的伎倆。(筆者註:當然後來俄羅斯大軍兵臨城下時,薩卡什維利緊張地在電視鏡頭前咬領帶的懦弱形象更令人印象深刻。)

薩卡什維利緊張地咬領帶的圖片在網上廣為流傳。(網絡圖片)

前段時間,從格魯吉亞流亡到烏克蘭的薩卡什維利又被烏克蘭政府宣布因貪污受賄等醜聞而剝奪其公民權並通緝。能先後成為兩個國家的公民和政客,又同時上了兩個國家政府通緝名單的薩卡什維利,也算是政壇第一人了。瓜伊多的下場也差不多,目前已經因為發動政變而名列委內瑞拉的通緝名單,接下來他的命運大概率是流亡海外了。瓜伊多和薩卡什維利都曾作為美國利益的代理人而叱吒一時,但最後也雙雙因為自己的無能,而黯然下台,最早成為了美國的棄子。

 

發佈於 軍事博評
By 2019-05-13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