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盤點】反修例遊行 中外媒體如何關注報道?

2019-06-10 14:02:12
編輯部

香港輕新聞編輯部

【香港輕新聞】民陣昨日(9日)發起反對修訂《逃犯條例》遊行,並指有103萬人參與。事件引起全球關注,各地民眾發起遊行及集會,外媒亦紛紛報道;有媒體認香港人在遊行中展示出對自由遭侵蝕的憂慮及憤怒,而《環球時報》則質疑遊行「報大數」,並形容海外聲援活動是「政治秀串聯」。

美媒《紐約時報》報道指,遊行參加人數逾百萬,意味每7個香港人就有1人上街,是香港歷來最大的示威活動之一,雖然人潮擠爆地鐵站,但民眾仍願意耐心等候,表現出香港人日益增長的恐懼和憤怒,害怕自由遭侵蝕自由(fear of eroding freedoms)。

報道指,香港曾是英國殖民地,享有與內地不同的公民自由,如今港府推動修訂逃犯條例,實行後可將嫌犯移送至內地受審,雖然民眾走上街頭,但依然未能成功說服政府讓步;報道形容,「在北京統治下這個城市的自由正在逐漸消失」。

美媒《CNN》報道引述反對者稱,逃犯條例如果通過,香港境內任何人都可能因為政治因素或非故意的商業違法行為遭北京強行拘捕,香港司法體系將遭破壞。

報道形容,這項法案引起了「政治僵局」(political gridlock),甚至連保守的商界亦引起抗議。當中,最後一任香港港督彭定康(Chris Patten)亦批評,人們多年來都了解為何不該和中國簽署引渡協定的原因,「有引渡協定總比非法把人從香港綁走好......人們該相信這樣的說法嗎?」

英媒《衛報》在報道中提及遊行情況,並指地鐵站遭關閉,民眾要走在狹窄的路上,人潮難以推進,令部分人大喊要求警察釋放更多道路空間。報道又指,逃犯條例遭外界批評等同將「綁架合法化」,香港政府勢必無法拒絕北京引渡政治犯的要求,不少人權組織、法律聯盟及相關人員均對該法案表示擔憂。

當中有受訪大學生表示,對言論自由可能遭侵害感到憂心,「以後或許無法在社交媒體上上發布和中國政府有關的貼文,這事關乎我們的言論自由和基本人權」。而一名教授則形容,這是香港最後階段,「這是生死攸關的問題,這就是我來的原因」。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指,這是香港1997年主權移交後最大規模的示威活動,上一次大是2014年爭取真普選的「雨傘革命」;報道指,反對者認為,香港人將面臨中國嚴重缺陷的司法制度,導致司法獨立進一步受到侵蝕;但支持者則表示法案將堵塞漏洞,政府已製定保障措施,以防止任何面臨宗教或政治迫害的人被引渡到中國大陸。

《法新社》報道指,較早前部分律師穿著黑色衣服遊行引起關注,有匿名者接受媒體採訪時稱,香港律師會及香港大律師公會都敦促政府應重新考慮。報道形容,今次遊行的示威者是因為對修訂逃犯條例「感到憤怒」,有遊行人士指,如果不表達訴求,政府就無法聽取他們的擔憂;而報道亦稱,有批評者形容台灣殺人案為「特洛伊木馬」。

《德國之聲》中文網報道指,德國柏林遊行組織者發布一份聯合聲明,表示中國曾將外籍人士甚至是中國公民拘留作為「政治與外交的談判籌碼」,存在侵犯人權及無視法治的問題。聲明形容,修訂法案會讓在香港發展商務的風險和威脅不可避免地增加,最終損害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之一的聲譽,基本法所保障的個人自由以及基本人權都會受到動搖。

加拿大《環球郵報》報道形容,抗議活動是近期香港歷來最大的抗議活動之一,突顯「中國在前英國殖民地擴大足蹟」(broadening footprint)的擔憂,而多倫多、溫哥華、渥太華和卡爾加里等地數百名抗議者表現出與香港的團結,有參與者敦促聯邦政府在此問題上採取更加強硬的立場。

澳洲廣播公司(ABC)則形容,隨著防暴警察與示威者發生衝突,修訂逃犯條例的抗議「變得醜陋」。報道又指,抗議活動蔓延到悉尼,約一千人聚集並敦促澳洲政府譴責擬議的新法律,有示威者認為,外國人擔心中國在香港旅行時會被抓住。

內地官媒《環球時報》社評10日發表題為「反對派勾結西方撼動不了香港大局」的社評,質疑遊行「報大數」。文章形容,這是香港內部反對聲明顯不足的情況下,在國際上拉「聲援」,而在西方社會「搞這樣的政治秀串聯是沒有什麼難度的」。

文章點名批評「末代港督」彭定康評論 《逃犯條例》修訂是「惡毒攻擊」,並強調香港事務純屬中國內政,批評香港反對派施行「挾洋自重的政治操作」,做法既不得人心,也與落實「一國兩制」這一主題背道而馳。

發佈於 輕盤點
By 2019-06-10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