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博評】William:由臨時醫院到軍事後勤上的快速裝卸設施

2020-01-31 11:00:57
William Lam

現實中只是個小職員的軍武 / 科普愛好者

美軍一個相當於250張病床的野戰醫院模組EMEDS。基本上以帳篷為主。(美國海軍圖片)

 

現時內地防疫工作嚴峻,武漢正比照2003年SARS時北京小湯山臨時醫院的模式,在武漢火神山建設臨時抗疫隔離醫院,現已完成地基工程,預計4日後可以投入使用。無論這是否有助抒緩疫情,類似的臨時醫院建設已經算快了,不過香港有些社交媒體專頁語帶嘲諷,指根本就不可能六日內建醫院,而且所謂封城封省之下,根本就沒有物資可以輸入(他們似乎以為封城是連物資都封)。

就現時所見火山神醫院各類配件。要留意的是,為確保病毒等不會流入土壤中,這些板房都需要特製的混凝土基座。(網絡圖片)

 

事實上,類似的臨時建築都是屬於預製組件的模組化建築,外國一早有售賣類似的臨時醫院(見此連結,不過人家規模較小及兩個星期起貨,但多個模組自由組合起來,要達成類似火神山的規模不是難事),美國空軍甚至在2014年的「聯合救援行動」中空運了兩種共十八所EMEDS前往剛果,共提供約1800張病床供治療伊波拉患者及生病的醫療人員用。

網上對火神山醫院的戲謔幾乎只見於香港的社交網絡,台灣方面沒有人提出過質疑,可能是因為台灣不少人都有服役經驗,軍事後勤中各種流動設施、臨時建築等他們都司空見慣,根本就沒有什麼值得嘴的地方;另一方面,基於各種戰略戰術需要,冷戰以來軍事後勤以至軍備發展上各式的模組化、預製化及快速裝拆的臨時建築與裝備亦不斷發展,對於日後民用的模組化臨時設施亦起了巨大的先導作用。以下所介紹的快速裝卸軍事後勤設施與裝備,規模之大或準備時間之短,一般軍迷都可能覺得難以想像。

波蘭AVLO公司推出的一種具負壓房功能的高級野戰醫院模組。(網絡圖片)

 

可空運的野戰醫院?

野戰醫院(Field Hospital)可說是比較早期使用大量預制組件與臨時建築的軍事設施,最初是由法國於拿破侖戰爭時期所設,可處理戰場上的傷員,但設施比較簡陋。發展至冷戰時期,美軍已開發出基本可全套空運的野戰醫院設備,至冷戰後更開發出Combat support hospital,病床可達250張之餘,更有大量更現代化的醫療設施,例如核磁共振系統、葯房、化驗所等,這些設施並非裝在帳篷中,而是裝在特殊貨櫃屋內,直接運輸。

和過去的野戰醫院相同,傷員的住宿處仍是由臨時帳蓬構成。(美國空軍圖片)

 

美軍以此為基礎,發展更進一步模組化的野戰醫院模組(Field Hospitals,正式名稱是Expeditionary Medical Support System,即上段提到空運給剛果的臨時醫院)。這模組可視乎行動大小而選配不同功能的套件,但仍可進行較深入的手術與急救,無需立即送回德國或美國本土的大型醫院,延誤傷患的救治。

Mulberry A人工港的油畫。時至今日仍有大量組件遺留在阿羅芒什與奧瑪哈灘頭。這類臨時人工港抗風暴的能力還是較弱,例如Omaha港即於6月19日時毀於風暴中。(網絡圖片)

六日建成的臨時人工港?

軍用臨時人工港算是一個很近代的東西,不過有趣的是這構想其實是1915年時任第一海務大臣的丘吉爾所提出的,作用是在比利時北部或波羅的海實施登陸作戰,以打擊德軍的側翼,不過由於當時技術限制、兵力分散的問題,計劃最終也沒有成功。

1899年尚為龍騎兵旅軍官的邱吉爾。和希特拉一樣,邱吉爾也是一個有很多軍事裝備想法的人,他不但是推動坦克發明的重要人物,還是現代登陸戰術(連同各種登陸裝備)的重要提倡者或構想者之一。(網絡圖片)

 

1942年開始,盟軍已經策劃發動歐洲反攻的登陸作戰計劃,不過由於北法地區沒有甚麼具吞吐力的大港,而且大規模的戰爭亦會破壞原有設施,故建設臨時軍用碼頭的提案又被拉回來,並成為日後洛曼第登陸戰中著名的人工港Mulberry。 Mulberry 人工港共有Arromanches及Omaha兩座,盟軍用六日就建成,分別佈置於阿羅芒什與奧瑪哈灘頭,總共由超過400座預制混凝土沉箱防波堤、十字型鋼制組件、大型碼頭組件及讓汽車行走到岸上的浮橋,還有多艘被丟棄的舊軍艦所組成。這兩個臨時軍用碼頭一直運用至1945年3月,而在44年11月盟軍攻陷安特惠普前,還是貢獻了盟軍大約35%的卸貨能力,每天裝卸量可達6200噸(其餘65%由小港口及直接衝灘卸貨的大型坦克登陸艇完成)。

Mulberry 人工港的基本結構圖,圖片來自這裏

臨時搭起來的前進機場?

這種前進機場(Advance airfield)在冷戰時期的歐洲尤為常見。對於西方而言,這種簡易的前進機場在1944年時已出現,主要是作為戰鬥機的臨時起降場,除作為附近戰線的前線支援機場外,更可中途加入並掩護進入德國境內發動戰略轟炸的B-17/B-24機群。

供前進機場使用的機動空中交通指揮控制(ATC)平台。(美國陸軍圖片)

發展到冷戰時代,這些備用機場已進一步發展,並作為遭受猛烈攻擊時把空軍力量迅速疏開的重要手段,例如北約即以西德境內的大型高速公路為基礎,引入流動的航空管制車、可全套移動的起降燈與空中管制設備,必要時甚至連臨時停機坪都可鋪設波浪紋鋁版以加強承托能力。

AGAT公司開發的Neman M流動防空與空情管制車,最大指揮範圍可達2000公里。

 

蘇聯的更是厲害。冷戰時期蘇聯前線航空兵的戰鬥機與攻擊機有其設計要求,即能在二級及三級備用跑道(基本上就是一塊大草場,或者加裝大量鋼板的軟地)上起降。他們同樣有可流動的控制塔台及隨時可拆開裝箱運走的各種指揮設施。發展到後來,這種臨時塔台進一步發展成軍用機場的進場與離場、空中指揮、引導攻擊及與防空導彈陣地(甚至包括由預警機取得更遠的空中情報)的空情指揮車。

TES-3流動核發電廠的車輛組合。當中核反應堆與二次循環車組需要半埋於土墩中運作,以減少輻射外洩的風驗。(網絡圖片)

會跑的核電廠?

機場、指揮中心及倉庫群等需要電力供應,但戰時電網運作肯定出問題,這時候當然需要流動的發電車,但這些東西需要燃料,而且電量需求更大時又怎算好?前蘇聯就發展出流動核發電站模組,即TES-3。該系統是將超小型壓水式反應堆、二次循環系統、發電機與指揮控制中心集成到四台以JS-7型重戰車的拉長型底盤為基礎的機動平台上,作為發展西伯利亞及北極區之用(其原是為西伯利亞的礦場供熱供電)。整個系統功率輸出是8.8MWt,發電量2MWe,並由1963-65年試行運轉,可惜基於安全及價格理由,只是造了原型車就沒搞下去。

Pamir-630Д車組的模型,左邊是反應堆車組,右邊是發電機車組,而中間的是柴油發電機應急拖車。(網絡圖片)

 

不過蘇聯也沒有明顯放棄類似計劃,20年後,白俄羅斯核能研究所將一個更小型的反應堆連發電機及支援器材集成到三個大拖車上。系統名為Pamir-630Д,全重只有50噸,功率輸出2.0MWt,發電量1MWe,同樣也是一種模組化反應堆。本反應堆安全距離為150公尺,並運作了接近一年半,不過基於1986年的切爾洛貝爾核事故,該計劃亦被評為不夠安全而被停止了。不過有跡像顯示,俄國最近又再展開相關的後續研究工作。

可以整合到大型遠洋工作拖船上的SRDRS系統。(維基百科圖片)

可隨時變身的潛艇救援「套餐」?

基本上,只要有較大規模的潛艇兵力,海軍的潛艇救援裝備就不能缺乏了,例如潛艇救援艦或深海救難潛艇之類。然而若值這些裝備入塢維修時發生潛艇事故,就可能出現無法立即出動解救的尷尬場面。以美國為例,美國海軍沒有專職的潛救艦,主要以潛艇支援艦兼任,而他們選用DSRV及所搭載的核潛作為搭救工具,但由於洛杉磯核潛艇沒有減壓艙,船員救出後還是要送到其他具設備的船艦上進行減壓。

美國的DSRV-1可裝進大型運輸機中進行長距離運輸,再由核潛艇運送至出事海域。(維基百科圖片)

 

美軍的解決辦法比較特別,就是發展出一套可由適合的大型民船迅速改裝的潛艇救難模組SRDRS。此模組包括一個系統控制中心、一套水下工作系統AUWS (包括無人水下工作載具ROV、高壓潛水工作服ADS2000、相關的吊放系統及緊急救援物資輸送系統,用以進行先期救援工作)、一個可載72人(兩個單元,每單元36人,包括2個工作人員)的水面減壓工作站(SDS),以及一個可載16人、具一定機動能力並直接進行救援的搖控加壓工作模組(PRMS);這系統比起已退役的DSRV更為優秀,因為DSRV只是快速投入救難行動的救難潛艇,但SRDRS是一整套可以拆裝空運並快速組合的潛艇救難系統,只要對方提供一艘有足夠大甲板的船隻就成了,最快甚至一日內就可裝備完畢。事實上,阿根庭聖胡安號潛艇事故幾乎就成為它首次實際出擊的任務,可惜由於船員在意外中早已亡故,且潛艇也遲遲找不到確實位置,所以派不上用場。

阿布薩爾級多功能支援艦的基本結構及其最特殊的多功能彈性運用甲板。(軍武狂人夢網站)

 

隨時改變用途的軍艦?

進入二十一世紀,連軍艦都開始「預制化」。這並不是指像MEKO系列護衛艦群一樣在設計與建築時使用標準接口,以更容易安裝不同武器,而是透過快速的現地改裝,加裝不同功能的軍艦。最簡單的是加插不同功能的模組與貨櫃,例如丹麥海軍的阿布薩龍級多功能支援艦,其武器模組就有五個StanFlex模組,可以選配各種導彈武器與MK-48垂直發射系統。然而最突出的是主甲板下被當作車輛艙的彈性運用甲板,至少可搭載1700噸的載荷,包括指揮通訊模組、貨櫃器材模組、住艙模組、軍用裝備模組、組合式醫院模組或是人道救援物資,該艙天花有大型運輸軌道,這些貨櫃平日可以丟在陸上的貨倉,到需要時才拿來用。由於模組都是以一般貨櫃為標準的,也有統一的電源與電子介面,只要安裝到適當位置,插電調試後30分鐘內即可使用,可說集護衛艦、指揮艦、醫院船、高速運輸艦及登陸艦於一身。

左為F-125型大型護衛艦,多任務貨櫃模組在船舯位置,而右為22160型多功能巡邏艦。尾部可見其多功能艙出入口。(網絡圖片)

 

這種艦艇設計在2010年代起開始流行起來,例如比較著名且搞得滿城風雨的德國F125型大型護衛艦,具備兩個6.1公尺長標準貨櫃的裝置點,可作為醫療模組或者特戰指揮及彈葯儲存模組使用;俄國22160型隱身長距離巡邏艦在保留更大塊的直升機甲板同時,下方都布置了多用途功能艙,可視乎情況安裝武裝貨櫃(主要搭載反艦導彈及大型巡航導彈)、特戰支援貨櫃、水雷模組、突擊艇庫及搭載無人艇/無人潛艇的空間,並有能力搭載60人的特種部隊,而且直升機甲板有活動門能揭開,讓下面的武裝貨櫃模組起豎並發射導彈……

 

不過最厲害的還是美國的瀕海戰鬥艦LCS:LCS最特殊之處,除是擁有異常大的直升機甲板與大型任務艙外,還有多個模組化搭載點,可因應任務所需,運用三種可於96小時內完成更換的任務模組,即水面作戰、反潛作戰及水雷反制任務模組,以增加任務靈活性。可惜的是,由於成本嚴重超支,加上人力不足、戰術要求多次改寫,加上購入的模組數量不足,最後LCS還是保持一個中隊(4艇)固定使用一種模組,只保留轉換能力而已。

LCS很難由外表看到他們換了甚麼構形,最好的分辨方法是看當時搭載的直升機、甲板面的多功能模組接口及尾艙換了甚麼東西。圖為LCS-4裝換反水面戰構形,最大外觀特點是艦橋後方武器模組的兩門30MM砲,不過本艦正進行反艦能力測試,所以B砲位的模組是換上魚叉飛彈連發射架。(美國海軍圖片)

 

結語:

若單就耐用性而言,軍事後勤那些臨時、快速裝拆的設施往往比較脆弱,在抵禦攻擊及惡劣天氣時效果較差。然而,類似的臨時設施及模組化裝備,不但增加了軍事後勤的便利性及適應性,且運用的靈活性也大增,更能適應戰場上的形勢變化,以及突如其來的大幅需求。事實上,民用設施常見的快速裝拆及模組化設計,往往也是由類似的軍事後勤設施上得到靈感的。

 

 

發佈於 軍事博評
By 2020-01-31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