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博評】William:朝韓戰略武器的「一俄兩制」 (韓國篇)

2021-09-29 23:28:36 最後更新日期:2021-09-30 17:11:47
William Lam

現實中只是個小職員的軍武 / 科普愛好者

article 60c1e4d1413947 71854285近年韓國的遠程打擊能力,可謂突飛猛進。圖為由忠武公李舜臣級驅逐艦王建號發射的玄武3型巡航導彈,以及機動發射車發射的玄武2C型短中程彈道導彈。(網絡圖片)

 

就在上星期朝鮮展示了巡航導彈試射的照片後,韓國似也不甘示弱,發放了四種新型武器及一種未知型號新型固體燃料火箭的試射片段。這些試射似乎都是近兩三個月甚至去年年底進行,但直到朝鮮有所動作後,南韓才放出片段,很有示威的意味。

近期相對於朝鮮的慣常演出,韓國所展示的戰術飛彈發展其實反而有更出彩的地方。當然,他們在戰術導彈方面這十多年來一直「秉承」傳統,即……進口俄國技術基礎,然後進行包括電子系統上的重大改良,整合東西方的強項!

e3b0136e9be42aa0d700ed82d034d849九十年代早期,為償還韓國的貸款,索性開始以現成軍品「還債」,而且一開始就搬出俄國當時最先進的T-80UD坦克及BMP-3步兵戰車,其數量足可配備各一個營。這也是西方首次全面接觸俄國同期最先進陸上軍備。(網絡圖片)

 

事實上俄韓軍事合作在上世紀90年代就開始,主要是俄國經濟困難時多向更願意提供貸款的南韓銀行或政府借款,償還時往往以重要資源或技術、甚至現成軍備作為部分款項或利息的代替品。這時候南韓軍方亦進一步尋求發展比朝鮮更強的彈道導彈,以反制朝鮮之威脅,然而作為和朝鮮進行核談判的美國,自然不想在談判上節外生枝,故一直不應允放寬對韓提供彈道導彈技術的限制。

SS222雖然只有77年歷史,但切洛梅伊在戰術導彈及航太產品技術上一直領先俄國內其他競爭者,而且俄國現役兩種高超音速武器,即3M22鋯石導彈和先鋒高超音速滑翔器(右圖),都是其出品。(連結1及連結2) 

 

南韓這時候開始將焦點轉往俄國,韓國航太學院(The Korea Aerospace Institute / KARI) 根據韓國科學技術部部長的指令展開航天運載火箭的研究計劃,但事實上這是和俄國展開戰術導彈合作的掩護計劃。相對於印度把俄國佬的東西瘋狂買買買,但主要都是現成的海空武器,對於導彈武器除布拉莫斯外其他都關注很少,韓軍對於俄國系統的武器,除早期購買的KA-32起重直升機、一些陸軍武器和拿坦克當還債的T-80U與BMP-3外,自1990年代後期開始就特別著重火箭導彈武器這些涉及俄國航天技術範疇並受到西方嚴密監察、難以外購的武器,並與相關公司如切洛梅伊設計局、沃特金斯克機器製造廠及赫魯尼契夫國家航天研製中心合作,而且不但是買,更重要是為向方提供研發資金、自己又能進行技術升級的聯合研發工作

e3b02玄武4型短程彈道導彈,基本上和玄武2型一樣,只是轉用更大彈頭(有指超過一噸),但射程仍維持500公里,有可能進行了彈道優化處理或更換了新固體燃料。(YOUTUBE擷圖)

 

其初期主要是購買及吸收俄國的火箭科技,及後則以沃特金斯克機器製造廠最新研發成功的伊斯坎德爾短程彈道導彈(2007年正式研究完成)為基礎進行韓國版本的研發,亦即日後的玄武2型,這型導彈後來再發展成射程500公里的B型及800公里的C型,另外還在這基礎上發展出尺寸和B型一樣但有更大型鑽地彈頭及打擊雕堡能力的玄武4型。事實上,今次公開試射有指就是展示玄武4型的高精度對硬目標攻擊能力,基本上就是玄武2B型加強彈頭和鑽地能力的地堡攻擊型。鑑於玄武2型之前已有述及,暫時就不詳談了。

片段測試的四個項目,其中一個似乎是以現役歐洲金牛座KEPD-350 型空射巡航導彈為基礎開發的「疑似」天龍3型空射巡航導彈,故不在討論範圍內,另一個是上面提過的玄武4型。今次的「新發現」包括十年前與俄國開始發展,但一直沒有什麼訊息的新型超音速反艦 / 陸攻巡航導彈,射程可能有600-800公里;正式由潛艇進行試射的短中程彈導彈玄武4-4型,以及新型小型運載火箭用固體火箭燃料引擎的測試。

E UU85XVQAIhdXF韓國新超音速反艦導彈彈身和P-800寶石反艦導彈很接近,現在看到的少數不同點,是彈翼外形修改、主翼與尾翼距離加大,以及彈體尺寸可能不同。(Youtube擷圖及網絡圖片)

 

俄系超音速反艦巡航導彈

事實上,新型超音速反艦巡航導彈,很明顯就是來自俄國切洛梅伊設計局的寶石超音速反艦導彈,其自用版本射程達600-800公里。大約十年前已有報道指出當時韓國與切洛梅伊設計局合作,研發一種以寶石反艦導彈為基礎但縮小尺寸及只要求300公里射程的反艦導彈,然後這消息就一沉接近十年。據信該彈的片段是2020年年底發射時拍攝的。

E UU85B關於新超音速反艦導彈,韓方幾乎全無資料,當地軍事愛好者甚至以為計劃早已停止,不過由於試驗場是在同一地點,加上有角度接近的其他導彈試射影片可作比較,故可知這新超音速彈的大小,事實上其尺寸很可能和玄武4型相約,即都是7米水平。(Youtube擷圖)

 

片段雖然很精彩,展現了低空極高速的終端攻擊能力,但就很難確定其尺寸,但留意片段後面內容,會發現玄武二/四型是由同一個發射場發射的,而在一張近似距離與角度下進行比較,會發現其發射箱長度與玄武2型發射箱相約。也強烈暗示這東西只有6.7至7米左右的長度,比寶石反艦彈短約2米。亦如預期一樣,作相當的長度縮小,那就相當容易進行陸射、空射甚至塞到艦上的垂直發射系統中了。

 SS22A軍事雜誌對於玄武4-4型導彈大小與外形的猜測。右為島山安昌浩級潛艇的垂發位置。其朝鮮對手新的大型遠程導彈潛艇還擱在船廠內時,本級首艦已於個半月前服役。(照片來自TWITTER@Orion__int及軍武狂人夢網站)

 

常規導彈潛艇及潛射彈道導彈

島山安昌浩級大型常規潛艇雖然是韓國根據德國U-212/214型潛艇而建造,但大了差不多一倍,且燃料電池技術改用了俄國用於拉達級的燃料電池。不過本潛艇最特別的是使用了6-8管版的大型垂直發射系統。韓方雖聲稱該發射管技術發展自自己的KVLS系統,但顯然並非熱射,而是一種潛艇常見的冷發射系統。若照現時所知,安昌浩級可是現時常規潛艇中唯一擁有VLS發射器的,在現役常規攻擊潛艇中攻擊力可說最強(事實上常規潛艇並非沒有VLS,不過不是計劃船連造也未造出來,就是未下水,或者只作為試驗艇上用)。至於這種潛用垂發究竟有什麼技術來源,可就更加撲索迷離,不過這還是等一下再講。

SS1讓戰術導彈在水中高速前進、出水後自動脫離的火箭拋離頭蓋,是俄國一種獨門技術,並為大量俄國潛艇所使用,可讓潛艇在更深的水中發射。現在韓國似乎也透過俄韓合作得到該項技術。右圖為奧斯卡二型潛艇所用的P-700重型反艦導彈,由於需要在頭部進氣,所以即使並非彈道導彈也擁有類似的頭蓋。(YOUTUBE擷圖及網絡圖片)

 

現時所知本潛艇所搭載的玄武4-4型彈道導彈可以由VLS所發射,玄武4-4還是有很多謎團,例如韓方部分資料聲稱它只是玄武4型的改良型,但發射所見全彈氣動外形都不太一樣;有軍事受好者估計這彈是由玄武2B型的火箭加長而成,而且長度可能有9-10米,但聲稱射程仍只有500公里。更離奇的是韓方根本沒有播出實彈擊中目標的畫面。要知道的是,這麼長的彈體若只是單節式火箭,可就不太合理了。

e3b019K716型短中程彈道導彈的草圖(高度最高者),似乎是用來替代當時技術已呈落後的9К76型導彈。其第一二節都是用相同的推進器,但葯柱長度不一樣。其所使用的新雷達導引 / 地形比對彈頭可讓精度提高至30公尺 CEP,是日後伊斯坎德爾所用彈頭的原型。(圖片來自連結)

 

眾所周知,伊斯坎德爾的設計來自早一代的9K714奧卡河式短程彈道導彈,而沃特金斯克機器製造廠在80年代還設計了以奧卡河為基礎的加長型彈道導彈9K716,加入兩節式設計之餘,射程也增加至900-1000公里,且彈頭重量也超過700公斤。這種導彈在1987年時已經接近完成,但就因中導條約而停止發展

若要具備更大的威懾力,原玄武2 / 4型系列的500公里射程有點雞肋,之前玄武2C想加長射程,並用了更粗的單節火箭,但射程也只是達800公里而已。要進一步增加射程,就不能不搞兩節式火箭,但因為美國的限制,韓國不可能由西方得到技術,但……如果轉而尋求沃特金斯克機器製造廠把這個「玄武2型老祖宗」的方案拿出來再設計呢?

 SS22D建造中的島山安昌浩級照片,可見其垂發構造及如何凸出耐壓殼體,另一照片可能是其未裝入耐壓殼時的外觀照,近鏡是其底座。由於該級的垂發蓋和原設計不同,加上這種不大不小的大型潛射垂發只有俄國擁有相關技術,故其打開形式有可能類似最新的885M型核潛艇一樣。(照片來自)

 

事實上,島山安昌浩級VLS鮮有的近照也似乎側面證明這情況:這發射管的直徑超過1米,高似乎有8-9米,無論和9K716或者玄武4-4的估計長度都很吻合。借助俄國原廠的設計搞一個加長型兩節式玄武導彈並不是不可能之事,至於射程500公里之說,可能就是使用高彈道測試來「忽悠」外間的軍事觀察家而已,不過若播出彈頭擊中目標的畫面,一切就會穿崩了,所以落地畫面才欠奉。順帶一提,這個潛射VLS也很可疑,因為這東西比MK-45大得多,但又遠小於VPM……但如果望向俄國,他們第一種攻擊潛艇用垂直發射管3P-14B就有類近的尺寸(雖然還是較大),在現階段仍是美俄獨步的情況下,大概也只有與一向有技術交流的俄國商量商量了。

  

後記

韓國在相當一部分導彈武器上選擇與俄合作,表面上也是要在西方(尤其是美國)技術限制下對抗朝鮮的戰術導彈優勢,但只要留意它們的射程及技術,會發現似乎遠不只用來對抗朝鮮那麼簡單,其射程部分可以射往中國,而更多是可以直接威脅日本目標(例如陸上目標及艦隊),明顯防範中國(即使中國入侵的機會相當微小)之餘,更要制衡日本這個「表面盟友、最大國仇及潛在對手」:事實上,韓國海軍針對、防範日本的意圖本來也已愈來愈明顯。

 20170406003472既可海射,又可陸射的玄武3型增程型,已達1500公里,海軍艦艇在韓國東部沿海發射,已經可以覆蓋日本全境。暫時並不清楚其與俄國巡航導彈有沒有關係。(網絡圖片)

 

另方面,「師俄」不但可以為俄國的研究機構提供相當多資金並進而鞏固與俄國的關係,使韓國對朝鮮有更良好的制約效果外,也讓韓國得到更為敏感且容易受美國制約的導彈與航天科技,對於韓國的高科技發展及提升自主國防的實力具積極意義。

除了赴著俄國軍工企業亟需資金生存的情況下,利用合作機會得到雙贏發展外,「師俄」也是一種突破「美式防堵」的手段。透過與俄國合作,進一步建立自己在火箭導彈方面的設計能力,不但讓自己脫離美國的技術制肘,也可製造既成事實,讓美國徹底放鬆對韓國的技術限制。事實上,美國已於去年及今年分別批准韓國使用大型固燃火箭,以及於本年7月完全取消由1979年開始對韓的舊有導彈限制,除朝鮮導彈威脅及美國想拉攏韓國抗中外,韓國自身的策略也有不少功勞。

 

 

 

未命名測試用大型固燃火箭近照,細看似乎有俄系潛射導彈用推進段的一些特徵,不過關鍵部分被打上馬塞克。照理這是一段固燃火箭,那位置應該沒有什麼特別的機械構造,為何會打起馬塞克?而且首次設計就有不低的集成度(例如彈身緊湊、只用一個噴嘴等),也實在耐人尋味。(YOUTUBE擷圖)

外一章:不明來歷的固燃火箭引擎?

 

事實上,在武器試射片段中,韓方還加插了新式的固體燃料火箭引擎測試,不過因為一些原因,本節並沒有放於正文之中。在2010年代之前,韓國並沒有製造太空發射用大型固體燃料火箭的經驗,只造過三支小型探空火箭。經過羅老號箭的成功,現在他們除追求中輕型的運載火箭KSLV II(即預期2022-2024年發的世界號(Nuri/누리)火箭)外,還正在研發小型並使用固體燃料的運載火箭,並將年初時的測試對外公開,不過影片中出現的火箭引擎個頭似乎不大,直徑可能連2米也沒有。

A222A該試驗中心位於中清南道泰安郡,測試平台大約於2016年建成。由興建時的衛星圖得知,工作廠棚較後段有一個用以承載火箭巨大堆力的基座,可安裝的推進段最大為15至16米。(YOUTUBE擷圖及GOOGLE EARTH)

 

暫時還沒有更多詳細報道,不過美國只放寬了對韓固體燃料火箭研究的限制不足一年,即已有成品進行事驗,速度之快有點令人不可理解。彈尾只有一個大型噴口,而且噴嘴大部分不外露,和現時商用的固燃火箭都不相同,外觀倒有幾分像軍用的俄系潛射彈道導彈。環觀美國的貨色沒一個具備類似的彈尾,而且因為相當敏感,美國幾乎沒有出口這類東西、其他有相關技術的大國都沒有,也沒傳聞過韓國在這方面和其他西方國家有合作過,故和俄國合作也是甚有機會的,畢竟也只有俄國試過以潛射導彈的推進段拿來作為運載火箭發射用。

AAAAA1作為對照,以上是俄國最近型潛射彈道導彈布拉瓦RSM-56(左),以及颱風級所配備但已全數退役的R-39 Rif(右)。(圖片來自連結1bastion-karpenko.ru)

 

事實上韓國建立自己的火箭發射能力,俄國也有一份不小的功勞,他們所提供的高性能RD-151煤油液氧火箭引擎其實也是羅老號運載火箭的第一級及主要入軌推力來源。若在固燃推進段上也實現俄韓合作,也非不可能之事。

不過至現時為止,仍沒有什麼消息指這段固燃火箭和俄國有直接關係,且這種固燃火箭也能輕鬆轉作彈道導彈的主體,任何技術輸出都異常敏感,無怪韓國也不願公開這種火箭引擎更多細節了。由於缺乏直接證據,故也不方便放入正文中討論。

大型不明型號固燃火箭引擎測試片段。

 

 

發佈於 軍事博評
By 2021-09-29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