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石琪﹕《姊妹》情深恨更深?語言刺激 考演技力

2022-06-14 17:05:35
石琪

香港資深影評人。1964 年開始寫影評至今。

2206142香港話劇團網頁擷圖

原本,姊妹情深 或手足情未了的著名故事 向來不少,雖然兄弟相殘的慘劇亦自古常有:相傳為曹植被兄長曹丕欺凌而作的「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就是中華名詩。《聖經》阿當、夏娃的長子該隱,因妒忌而殺死弟弟阿伯,更被稱為人類第一個殺人犯!

姊妹間則有怨有恨,甚至成仇也不稀奇,不過似乎很少互相殘殺。近年女生欺凌女生的新聞越來越多,但親姊妹總會手下留情吧?

「香港話劇團」正在上環文娛中心 「黑盒劇場」 演出的《姊妹》(Sœurs),( 與「法國五月」合作,法國Pascal Rambert編導和設計,歐嘉麗翻譯,馮蔚衡擔任策劃和粵語校訂 ),正是一部 姊妹情仇劇。—— 此劇沒有釀成血腥命案,然而兩姊妹簡直仇深似海,惡鬥得激情狂熾,和「常規」的姊妹戲對比懸殊,非常爆裂。

全劇就是兩姊妹對手戲,一開場便狂叫狂罵,然後大批大鬥,互相揭發、控訴自小至大的「深仇大恨」。陳煦莉演姊姊Marina,黃慧慈演妹妹Audrey,不斷用語言暴力交戰,真是聲嘶力歇,極度考驗演技。

究竟有什麼深仇大恨呢?其實很普通,看來不外乎妒忌和羡慕,誰是父母的寵兒、誰在情場得意、事業成功之類,而至誰無人情、誰不照顧老病親人?總之小小心病越積越多,越壓越重,於是大爆發起來。

兩姊妹都年過三十,各有自己的專業、姻緣和生活。妹妹是經常發表文章的新聞記者,結過婚;姊姊是熱心扶貧和救助難民的人權活動者,有過同性戀人。她們都是有學識的有心人(父母也是學者、作家),而各自成長後的經歷,或許各有辛酸感慨,姊姊尤其傾訴難民、病人之慘痛與難堪,充滿惻隱之心,關懷民間疾苦,亦顯然帶來憤世嫉俗的怨忿,加劇了情緒「爆煲」。

關鍵在於老母病逝,兩姊妹因而久別重逢。姊姊特別不滿妹妹不孝,妹妹則埋怨姊姊不通知她老母病情,於是引爆了彼此長期積累的怨氣怒火。大概很多人有類似情況,多數忍而不發,或自我化解;——此劇特異之處,在於故意讓兩姊妹在這次會面中盡情發洩,不留餘地。

實際上,她倆有親情,亦可說由於姊妹情深,才會火星撞地球那麼激爆,故此常提童年回憶和情場角逐、職場較量,可見她倆本來關係親密,恩怨糾纏,越愛越恨。劇中兩人發火之餘,也偶有停火休戰時刻,甚至共用耳機聽音樂雙雙起舞,正是姊妹情未了。

《姊妹》是微妙的舌戰劇,個半小時內對白和自白很多,特多語言殘酷感,又要求演員急促激情地特快節奏傾吐,瀕於精神崩潰那樣,經常像放鞭炮或機關槍連珠爆發,難度很高。陳煦莉和黃慧慈經驗豐富,都有出色的專業表現,但也令觀眾擔心她倆捱不住!——陳煦莉角色更要一邊唸台詞一邊搬動數十張椅子,又被推撞倒地,份外吃力辛苦,而做到十分投入。劇場常有後備演員,此劇的姊妹看來特別有此需要。

除了考驗演技(與體能),導演怎樣處理動中有靜的節奏,狂躁中有安寧、恨中有情的分寸,也很考功夫。今次編導Pascal Rambert遠隔重洋,網上排戲,相信馮蔚衡在實際執行和粵語化方面也相當重要。

我的觀感,是此劇本身刻意偏激,尤其激化姊妹間負面的怨與怒,通過大爆發的「心理治療」,漸復正常。至於效果是否過激過火,節奏能否中和一下,對白應否有快亦有慢,結局可否比較明確呢?那就見仁見智。總之,這是一齣側重衝擊力的戲,觀眾怎樣承受也受到考驗。

法國現代名劇在香港翻譯演出,最受歡迎是雅絲曼娜.雷莎Yasmina Reza 的《藝術》(Art),我看過香港不同劇團演出,最早是「劇場空間」張可堅導演(與倪秉郎、丁家湘合演),妙在改名為《望框框的男人》,因為劇情就是三個男人與一幅空白抽象畫,構成妙趣諷刺喜劇。——黃子華也曾與鄧偉傑、陳淑儀合演,改名《男磨坊》。香港話劇團則直譯為《藝術》,多次重演。

雅絲曼娜.雷莎的《豆泥戰爭》(Le Dieu du Carnage)也是諷刺人性的佳作,我看過「香港話劇團」演出,彭杏英、陳煦莉、高翰文、潘燦良合演精采。波蘭斯基(Roman Polanski) 拍過電影版,意外毫無火花。後來又有香港群星合演,改名《狂揪夫妻》。

近年最獲好評的法國劇是《父親》(Le Père),「香港話劇團」數度演出,毛俊輝主演奇佳。編劇Florian Zeller親自執導英語電影版《爸爸可否不要老》(The Father),叫好叫座,得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亦使主演的安東尼.鶴健士 (Anthony Hopkins) 再度成為金像影帝。

現在《姊妹》,不像上述幾齣那樣雅俗共賞,而格外黑色,運用語言和演員方面尤其別具特異之處,無論喜不喜歡,可算「不同凡響」。

 

原文刊於「石琪影藝談」,本社獲作者授權發表。

發佈於 博評
By 2022-06-14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