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博評】William:B-21轟炸機現身 小型化戰略轟炸機之路?

2022-12-04 02:04:27 最後更新日期:2022-12-05 09:43:47
William Lam

現實中只是個小職員的軍武 / 科普愛好者

 

 3178626A正式展出的B-21戰略轟炸機原型機。(圖片來自美國空軍)

 

美國空軍戰略打擊力量的新世紀核心—B-21,其原型機於昨天(香港時間12月3日早上)正式公開。關於之前半公開的一些數據,例如B-21空重比B-2輕了一大截,載荷3萬磅左右,尺寸比B-2縮水差不多30%等等,都可由片段中得到初步印證(只是不知實際數據相差多少),但本機仍有很多未解之謎,留待日後驗證。

首先需要留意,今次公開仍然非常具「保密意識」,首先只在機庫中展示,而且拍攝的位置固定在前上方稍高,是故根本沒法拍清楚尾部結構是怎樣的;另外現場燈光也有特別布置,是故也無法由地面倒影判斷B-21後半部的外形。另外這架原型機也用上灰白色塗裝,而且原應該出現的機身條紋也給隱去不見了,相對起1988年B-2公開時的情況,洛斯洛普是可說吸取教訓,利用室內環境、燈光及灰白色塗裝,以及在機身上「做手腳」以隱去任何可能揭示機身架構的任何訊息。

3178626當年B-2發表時,原本也要求記者在一個固定角度拍攝並借此隱藏後機身設計,只是一間航空雜誌僱用了直升機飛越拍攝,結果……(圖片連結)

 

20221203001398隨後美國空軍也發出兩張照片,雖然沒有奇怪光影效果,不過還是看不到後部結構,地面影子還是嚴重散射,看不出所以然來。然而之前官方預想圖的疑似「鳥喙」結構,在實機上並不明顯。(圖片來自美國空軍及諾斯諾普)

 由現時公開照片中,我們仍無法後半部構形是怎樣的,單就前半部而言,還是可以分析出一些氣動及相關的運用特性。

首先這機機身很扁,由站在起落架旁的工作人員高度判斷,B-21機身高度可能只有2米,機腹距離地面甚至不超過2米,初步證實了先前官方的說法—形象上,這機是B-2的縮小版,空重可能只有50噸甚至更小(B-2接近72噸)。由於機身厚度不夠,要裝備美軍原有的8聯裝巡航導彈發射架基乎不可能,更有可能是兩個彈艙,每個配備4枚空射巡航導彈及較小型的旋轉發射架,這也符合當初提出的載彈量—接近14噸,那就只能裝8枚再加旋轉彈架。(美軍的空射戰略巡航導彈無論是AGM-86、已退役的129還是規劃中的LRSO,都是1.4至1.6噸)

20221203001027左手面的圖片的確解釋了很多謎團,正是因為兩邊主起落架旁都站了人,不單證明B-21相當低矮,機身厚度也可能只有2米。考慮到機背有飛機框架,而且也有留有冗餘空間,餘下的空間幾難塞進標準八聯裝掛架了。(圖片來自諾斯諾普)

 

05a3fd這幅正前方圖對比其實比例不同,但也見到機翼橫軸上下的結構差異相當明顯。有跡象表示B-21的引擎似乎比B-2更往下移動,甚至可能更靠近機身中線。(網絡圖片)

 

另外B-21雖然和B-2一樣是飛翼構形,但若以機翼為橫軸,會發現B-21的下半部機身有較明顯凸出,如果B2是機身上凸,B-21就是機身下凸:B-21駕駛艙比例上不但較窄,而且機背凸起幅度比B-2明顯減小;B-21的進氣口明顯扁很多且更靠進機身縱軸,且進氣道外構更矮,引擎艙更可能完全「陷進」機身中。這明顯會有更為彎曲的進氣度,有助強化上半部機身隱身性能;相對地,由於要置入(可能)兩個彈艙及引擎艙,加上需要大型油箱,機身下半部就明顯較凸出。事實上,諾斯諾普30年前就設計過類似的方案,那就是爭奪海軍艦載ATA(先進戰術攻擊機,即A-6的後繼機)的海軍重型艦攻方案。

northrop grumman a 11 ghost by bagera3005 d4b1z2u pre雖然翼展更長,後掠角更小,進氣口壓得更扁,不過同廠ATA艦載先進戰術攻擊機方案沒有拱背、下半部機身更厚更闊和預期彈艙位置的特點似乎被B-21直接承繼了,似乎也承繼了重視上半部隱身的戰術要求;另外,作為遠程戰略及戰術轟炸機,加上體積大減,B-21的概念似乎更像20世紀70年代後期提出的FB-111H小型戰略轟炸機(27米長),運用概念都和現時一樣:更多小型、較便宜(當時最先進戰略轟炸機B-1A的一半)且多用途的戰略轟炸機用來代替大型而昂貴的機種。(網烙圖片)

 

如果這種「下比上凸」的思路和同廠ATA艦攻方案有一定的戰術要求關係,再考慮引擎收入機身及引擎進氣口更矮(矮到正前方幾乎見不到),那就有理由懷疑整體設計更重視上方隱身,即要求必要時能低空潛入敵方具縱深的防空網了。若不是要滲透打擊大後方的導彈發射車或發射井,那就是要兼任遠程戰術打擊任務,這也符合當初這個計劃的代號—LRS-B(Long Range Strike Bomber)。

3000由蛛絲馬跡看B-21的特別地方:1. 拱背明顯遠短於B-2(紅箭)、非平行布置的駕駛艙觀察窗(綠箭),以及形狀奇特且有隔板的進氣口(藍箭)。這個進氣口很扁,有可能需要利用類似翼面引射氣流效應來提高進氣量。這些都似乎和上方隱身要求有關。當然,我不會像某大軍事記者一樣用到「必然」這個字眼。(圖片來自諾斯諾普)

 

事實上,除戰略與遠程戰術打擊任務外,本機還可能搭載雷達並協助執行長程防空或遠程攻勢空戰,ISR偵察平台、電戰及戰場指管平台等,甚至有聲稱可以在主要水域投水雷(當然我並不認為有必要也有危險)。不過有香港某大報大字標題所云「可以變成無人機」,那就……如果那位記者有找得更深入的資料,會知道因為成本問題,兩個月前B-21的無人機版計劃已經停止,美軍現時已將無人機重點集中到忠誠僚機上,而且RQ-180事實上也可代替除轟炸外的大部分任務,也沒必要來個重覆建設。至於強調空戰系統體系化重要一環,這就更接近廢話了,這趨勢無論美國還是解放軍空軍都持續投入十年了,基本上沒有軍用作戰航空器不是中美類似系統的一環......

E fJoXpVkAAwzcg同屬諾斯諾普出品的MQ-180無人戰略偵察平台,同樣都是40米級別的翼展,2015年開始已投入服役,而LRS-B選型亦是於當年決定諾斯諾普的方案勝出。有指MQ-180和B-21其實很相似,尤其是後半部機身,若是這樣,那搞出B-21的無人僚機版本的確多此一舉。(圖片來自The Drive: Warzone)

 

不過需要指明的是,這種新飛機就現時所知,並沒有如當初F-117或B-2一樣投入革命性的技術,現時似乎還是現有隱身及航電技術(甚至空戰系統)的再整合。不過如上面所述,美軍似乎還是想B-21一機多用途,而這卻似乎成為B-21一個隱患—首先,美軍現在已有如MQ-180這樣的大型無人機偵察及多目的平台,有沒有必要在B-21上多搞一個,架床疊屋?其次,F-35及LCS在開發上的問題和拖延(甚至失敗),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過多不同甚至有時互相矛盾的機能的整合需求所致,若還是這樣「貪心」,沒有人能保證問題再次出現。

                                    由F-22伴飛護航的B-2戰略轟炸機。事實上,近三十年來B-2進行的更多是超遠距離戰術打擊任務,甚至是直接臨空丟衛星導引炸彈、攻擊高價值目標。不過其數量及出擊妥善率,一直都是個煩擾的問題,尤其是隱身蒙皮及塗料的保養上。(圖片來自美國空軍)

 

最為影響B-21轟炸機進展的,還是造價。洛斯洛普2016年時極力謀求維持該轟炸機單價在5億美元左右,但美軍項目一向「超支成性」,成本控制能力一直不行,加上量化寬鬆帶來的通膨,研發費用及單價幾乎肯定超支,有機會達到10億美元單價(現時已是7億左右),若要量產如預期中的145架,那單單購賣實機就要1450億美元,這還不計相關的後勤維修設施。F-35等隱身機現在需要的隱身性能,還是帶來相當巨大的後勤開銷,現時F-35每飛行時需要投入約4.2萬美元,當中相當一部分用在保養隱身塗層,而且這單價並沒有隨產量大增而減少,反而愈來愈高。考慮到大得多的B-21維護價格,也不肯定維護成本及妥善率能比號稱「麻煩」的B-2好多少了。

Australias third F 35A AU 03 5e1aF-35A的維護成本原本是要較低,而其隱身表面處理也應更耐用,但是在試用過程中,其機身蒙皮所需的維護成本仍相當大,隱身結構與塗層耐用度仍然不夠,有些比較大的維修完成後,機身的隱身處理工作甚至要重新來過,或至少要到「暗房」重新進行RCS測量工作,導致費用急升而妥善率也有相當下滑。部分購買國已開始抱怨維護成本居高不下了。(圖片來源:Defence Connect

 

當年由於冷戰結束,B-2的總產量只有20架左右,因此單機成本達21.3億美元,接近同期一條半伯克級的價格,究竟以現時美軍財力,要採購多少架B-21才可保持戰力又不會太高昂呢?

3000ww日前B-2的大象漫步,這已是全機隊40%的規模,甚至有可能是當天可飛狀態B-2的80%。說到量產架數,B-21事實上也是未知之數,影響因素太多,有資深軍迷即用B-2的例子來說明:以B-2為例,這就是一路裁減一路漲價的例子。最早的79年的ATB計畫內室購買165架,後來到80年代中時降低到132架,沒多久後又減到75架,這些都是還處於冷戰巔峰時就被砍掉的數量……(B-21)2016年左右時說「最少」100架。價格方面最初計畫目標是把擔架成本限制在5.5億刀左右,但最新資料,就是昨天公開發布時的消息中,價格已經漲到$700m了,就是7億刀。那麼再過5年到27年服役時,或者到8年後的30年時還會再漲多少,可以繼續追蹤看看。值得留意的是,現時規劃中的六代機,可能就是影響B-21產量的最大"對手",因為NGAD六代機系統的價格隨時在2至4億之間,加上發展時間相近,有限預算的爭奪會相當厲害。(圖片來自The Drive: Warzone)

 

發佈於 軍事博評
By 2022-12-04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