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南山﹕染疫可改稱「新冠感冒」 內地疫情與香港年初不同

2022-12-16 11:13:20
諾文

香港輕新聞編輯

2212161廣州中山大學直播影片擷圖

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15日於廣州中山大學科普講座上表示,新冠感染的病死率已降低,目前多為上呼吸道感染,該病可改稱為「新冠感冒」;他分析指目前內地疫情與香港年初第五波疫情有所不同,隨著疫苗接種率提高,相信內地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現多為上呼吸道感染病死率降低

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15日於廣州中山大學出席題為《新冠(Omicron)疫情動態及應對》講座,總結內地兩年多的抗疫成就,分析國內第二波Omicron疫情,介紹Omicron的生物學特徵、致病性,以及個人防護的措施。

鍾南山引述數據指,在全國範圍第二波疫情Omicron較之前的毒株變異速度更快,因此傳播能力更強,惟致病性更低;截至12月11日,9月以來廣州病死率為0,北京僅為0.019%;「新冠肺炎」原指重症急性呼吸綜合症,隨著病死率已降低,目前多為上呼吸道感染,該病可改稱為「新冠感冒」。

鍾南山表示,內地三針加強針總接種率為73%,8歲以上(全程接種人群中)加強針接種率為85.9%,接種任何3劑疫苗後,死亡風險都會大幅減少,尤其是年長的年齡組別;有人認為根據香港疫情推算,內地或有2億人染疫,以及100萬至200萬人死亡,鍾南山指,香港在今年初第五波疫情時,疫苗接種率較內地現時低得多,故料內地不會出現同樣情況。

感染前接種疫苗後遺症風險下降

針對有意見指內地現時流行的病毒株有「南強北弱」的說法,鍾南山指,廣州流行毒株為「BA.5.2」;北方流行毒株「BF.7」(BA.5.2.1.7),皆是在BA.5.2基礎上的突變株,總體上兩種毒株沒有明顯差異;北方潛伏期進一步縮短,感染次日即出現傳染性,大部分人在感染後沒有很明顯的症狀,即無症狀感染者。

鍾南山引述一項蘇格蘭大型隊列研究指,無症狀感染者與後遺症之間無顯著相關,無症狀感染者出現「後遺症」症狀的風險並未高於未感染者。如在感染前接種疫苗,出現「後遺症」的風險下降;目前所謂新冠後遺症更是一種主觀感受,比如全身疲勞和腦霧等,主要是因為精神心理影響導致的,目前未見新冠肺炎明顯的對器官引起長期功能不全的案例。

感染時間拖得越遲辛苦症狀越少

鍾南山指,內地現時流行一種說法「早也陽、晚也陽、不如大家一起陽」,此觀念並不可取,因為在時間內大面積感染會影響正常社會秩序,亦會導致新的變異株出現;他指感染新冠是一個自然規律,大家並不是主動要去得病,但由於奧密克戎傳播性很強,是大概率會感染,惟感染時間拖得越遲,相信出現辛苦症狀的機會會越來越少。

針對應對新冠疫情,鍾南山提出加強個人防護及防疫八條建議﹕一是加強防護,如戴口罩、保持距離、減少公眾聚集;二是不應為感染而害怕;三是大多數感染者不需要去醫院;四是居家常做抗原檢測;五是若持續發熱要去醫院;六是患一般慢性病老年人亦要接種疫苗;七是沒有太大必要囤藥;八是「老藥新用」要經嚴格實驗。

發佈於 時事政治
By 2022-12-16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