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軍事新發展——陸續試飛入役的新機新彈

2022-12-27 14:03:09 最後更新日期:2022-12-28 10:57:34
William Lam

現實中只是個小職員的軍武 / 科普愛好者

WZ 9 Divine Eagle model internals過去很多正式列裝裝備的公開,都是以廠方高精度模型(作為紀念品用)開始的。神雕作為一種已測試多年的新項目,已研發完成及準備入役本就可以預期。有資料指本機入役後代號會是無偵9型。由天線配置看來,本機更著重兩邊側向監察,和平衡木固態相控陣預警機的偵察方式類似。(圖片來自Sino Defence Forum)

1. 無人預警機可能正式入列

隨著研究進一步開拓,中國愈來愈多大型無人機已進入研發階段後期甚至已服役,例如風影查打一體長程打擊無人機似乎已進入密集試飛的階段。不過總有幾個項目的進度還是要關心的,而一款精密模型的出現,似乎也代表解放軍其中一種最重要的無人機系統可能即將入役。

525732736無偵10風影查打一體無人機,其實是雲影無人機的雙引擎版本。其特色是能搭載更多彈葯進行巡邏打擊任務,另外主翼翼形也比較特殊。(圖片來自Sino Defence Forum

 

之前已講過,廠方推出的高價位精密模型,其實也是一種公開機密的手段。日前601研究所開始發放一種大型無人機的模型,該無人機在外觀上非常相似2015年開始試飛的神雕無人機。該無人機採用雙胴類鴨翼構形,體形相當巨大,長度大約15米,翼展更達40-42米, 尺寸和RQ-180相約。由於試飛時不同產色配置,黃色底漆是原有鋁合金機身的部分,而深灰色的部分應為透波材料,並以此推斷本來可能是架大型電子戰無人機甚至乎是預警機。

be645319AB2015年底時正進行滑跑測試的神雕無人機,灰色的主要是複合材料,且機身兩側都是遊波材料來的。(網絡圖片)

 

今次的高精密模型最特別之處,是有內構的,並展現了左右兩側透波機身後方的天線陣列。雖然涉及機密因素,雷達基本外形及排法是機密,但仍可視之為一種示意圖。由模型所見,每邊陣列連天線孔徑大約10米*1米,雷達陣列上有48個大型單元(實機未知有多少),由外形看來,若不是UHF甚高頻雷達,就是波頻更長的長波雷達。這些雷達都有更長的波段,敵方反制時除更難測定實際位置外,由於隱形戰機和轟炸機都針對波長較短的雷達,對於長波及超長波雷達的隱身性較次,故在比較遠的範圍外就可監察得到,只是準確度的誤差會比較大。另一方面,過去長波雷達都要地基布置,靈活性也較低。

be645319A由模型中天線陣列方向再向前延伸的紅箭嘴方向,可以見到兩組儀器,若不是其他探測儀器的話,這兩部可能是涉及電波的整形、轉向等波形控制,與及收集並整理原始回波數據,然後經衛星通訊天線傳往後方進行進一步整理。這種有相控陣體系及操縱模式的長波相控陣雷達,中國已研發出多種地面版本可備選擇,圖為右上摺疊後的JY-27雷達及右下的SLC-6雷達 (圖片來自Sino Defence Forum)

 

但若布置在空中,則不但可不受嚴重的雷達地平所影響,可以望得更遠;另一方面,本機天線孔徑足夠大,中國大部分長波雷達都能裝入,只是高度 / 闊度不夠容納一半陣面而已,但因為是無人機,可以以兩三架一組的形式作聯合巡邏。而且若是對同一個隱身目標,可以兩架或多架無人機同時向區域掃瞄,並將資料後送至指揮部,同時進行快速分析。事實上,就模型機而言,除了可看到天線陣列的示例,也見到雷達有管道通向前部機艙,可能是用於收集、加密及後送數據的電子艙。這控制系統也可能用於雷達波瓣的構形調整等。另外本機最重要的應是後送訊號的衛星通訊天線,無他者,本機沒有乘員,沒有人和你做即場分析而已。

4BE85696 FB2B現時被拍到暫稱2051號原型機的模糊照片。圖片主要來微博@052D成都艦,由於相當多人都盜用作者的圖說成自己拍攝,作者一氣之下在圖片上打上特別的水印(某位網名為lyXXX2003、經常盜用人家相片的博客及"問候"他親人的詞句),防此他人再冒名盜圖。(圖片來自Sino Defence Forum

 

2. 殲20新單座型試飛

殲20現時已出現數種改良型號,包括A型(早期生產並裝AL-31FM引擎及現在使用WS-10C的都似乎可統歸為A型)及雙座可指揮無人機的A2型,另外還有數種不同配搭的原型機(如去年已裝上單個WS-15引擎進行測試的2041號原型機)。早前另一部原型機2051號機終於出現了,不過這機今次改動不少,甚至涉及氣動上的改動……

be645319瀋飛在航空學報的研究文獻中就提到了,座艙是突出物,會產生激波,需要在後方要通過膨脹波恢復壓力,會帶來不小的阻力。而優化後增粗可以給氣流更平緩的過渡,膨脹波的強度弱化了,阻力就減小了。當然附加好處還增加了內油。配合其他減阻措施,高次音速及超音速時的阻力削減了接近10%這雖然是用在瀋飛的艦載機上,但似乎也已應用到殲20的最新改良型去了。另外成飛亦在航空學報上發表另一種稍稍改變機頭罩的外形以在保持低RCS的情況下進一步減阻。不過這措施有沒有用在殲20B型上,恐怕現階段仍無法確定。(資料及圖片來自來自《航空科技學術》2020年第4期,王向明(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以及Sino Defence Forum)

 

由於照片模糊,2051號機尾號是否已換成全部兩台WS-15也不知道,另外也未掌握進氣道或DSI是否已修形,但多了一個很明顯的特徵:駕駛艙背後已經成隆起狀,而且似乎和瀋飛新艦載型戰鬥機的特徵差不多。照之前的論文看,這種設計是犧牲部分後向視角,換來機艙減阻及增加燃料的效果。

 

4BE85696 FB2B 46DF A2F9 CCA55E566A24由現有照片繪制的效果圖,上為最新的2051號原型機,下為殲20A量產型。(網絡圖片)

 

之前已知殲20主要氣動特徵是減低飛機阻力與提高升力,以及利用前翼提供的瞬時機動優勢,彌補持續機動較差的情況。現時那個拱背其實是走進一步減阻路線。不過這個拱背本身也能帶來另一效果:美軍F-119引擎的一個特點是涵道比低,加速性及超音速水平優秀,但就不省油,以至F-22在一般任務航程只要求20分鐘超巡。現時沒有照片可證實2051號機換了兩個WS-15,但15本身和119都是同一類型的大推力低旁通比引擎,吃油必然比WS-10C之類的引擎高不少,利用機背拱起,搞一個更大的機背油箱其實是顯然易見的事。

52583761858 55beab5eac o畢昇艦試射新型導彈照片,本艦與同型艦華羅庚號一樣,都是解放軍的艦載武器實驗艦。現時所知,華羅庚艦正在測試054B型或最近的052D第三批次型的雷達與電戰系統。由局部放大的照片可輕易分辨出這導彈與艦射型鷹擊21型的差異。(圖片來自Sino Defence Forum)

 

 3. 新式艦載導彈非正式「公開」

日前中國海軍發佈一張畢昇號武器試驗艦服役25周年的紀念照,不過細心者留意到照片中畢升艦似乎在發射一種之前從未見過的導彈。導彈似乎是一節綠色的助推段加上一枚有多條紋飾的導彈。部分紋飾可能表示其每節助推段的位置。

年初時艦載高超反艦彈道導彈已經試射並公開,乍看之下這枚似乎也是新反艦彈道導彈,但……假若助推段一樣,那兩彈在和助推段的長度比例上顯然不一樣,新反艦彈和助推段幾乎一樣長,但畢昇艦試驗的新彈顯顯長了50%。更長且彈身至少有兩段助推段……

4BE8SSA西方現時只有兩大類成功發展的反彈道導彈,即GBI和標準3 BLK 2 / 2A型,前者太大只適合井射,後者則可配搭多個海上平台,但只能搭載一個小型紅外制導動能撞擊器。事實上德法兩國曾合作發展Exoguard中段反道導彈(中),而美國自己也搞過可三棲的KEI導彈,大小都是介乎前兩者之間。這兩種導彈性能相當高(例如攔截器離開大氣層的速度就比SM-3的LEAP高不少),但都因金融海嘯半途而廢。若畢昇艦發射的也是中段攔截導彈,依照中國冷熱共架垂發的直徑和長度估計新中程反道導彈應該介乎SM-3KEL / Exoguard之間。(圖片來自海上自衛隊、連結1連結2)

 

另外比較特別的是,畢昇艦這次試射,在飛行甲板上多裝了一個功能貨櫃和一組不明用途的儀器。由於早前中國也公開了陸基末端反導的發射畫面,以及中段反導的指揮部照片,加上導彈有至少兩節助推段,而且還多裝一個功能貨櫃(跟蹤用的望遠鏡?),似乎和外大氣層攔截有相當關係,但見該彈在闊度上相當粗,甚至達800MM的水平,有理由相信這個是遠程的中導攔截彈。考慮到美軍未來幾年即將部署中程導彈加上末端雙椎體形滑翔彈頭,解放軍加強中導攔截能力也是可以預期的事。

 

發佈於 軍事
By 2022-12-27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