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我們
香港輕新聞(Lite News Hong Kong)是一個致力於提供中立報導和獨到評論的網絡平台,成立於2015年9月。我們立足香港,關注全球的政治、時事、經濟、文化和趣聞。
香港輕新聞特邀軍事評論員
編按:繼續舾裝中的054B首艦,主雷達已開始裝上抗干擾天線 / 避雷針,其他電戰系統的平板天線亦開始陸總安裝,所有武器則蒙布覆蓋。(網絡圖片)
上個月,筆者在《中國海軍再添「帶刀護衛」》一文中,專門介紹了在上海滬東造船廠下水的中國海軍新型「054B」型護衛艦。最近,在廣州的黃埔造船廠,另一艘「054B」型護衛艦也下水在即。對於這款新型護衛艦上的先進裝備,廣大網友還是比較滿意的,只是彈的最多的是「054B」的主炮。
編按:法國與1963年推出的100MM modèle 53 快砲,是一種早期推出並可參與防空的輕型100MM單管快砲,該砲隨後成為法國、西德及挪威海軍的標準配置,並推出四個型號,最後一型緊湊型,中國海軍買了授權生產權,成為87式100MM快砲,正式量產的是換了砲罩的87A型,即H/PJ-87。(圖片來自維基百科和Twitter)
重出江湖的主炮
在解放軍海軍作戰體系中,6000噸級的「054B」功能定位是「帶刀護衛」,而且是「瓣瓣掂」的帶刀護衛,主要承擔航母編隊護航和遠洋作戰任務。作為遠海多用途水面戰艦,「054B」要同時具備防空、反潛、反艦、對岸攻擊等多種能力。然而,這位帶刀護衛最醒目的那張刀——艦首的主炮,竟是已經退出江湖近20載的100毫米主炮。
編按:79式改進型(H/PJ-33A)雙聯裝100mm 60倍徑火砲,本砲母型是前蘇聯的B-34型100MM單裝砲,雖然不斷修改完善化,但這種二戰前主砲怎樣改,都很難提高射速至30發 / 分以上(原型只有16發 /分)。(圖片來自軍武狂人夢網站 )
網上有人質疑解放軍重啟100毫米炮是在開倒車。這種聲音不難理解,因為中國海軍從「054A」型護衛艦開始,後續所有的護衛艦包括「054A」和「056」護衛艦都已經全面使用76毫米主炮,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為了防空和為艦艇減重。76毫米炮和100毫米炮對比,兩種炮的自重相差懸殊,且100毫米炮的炮彈的重量幾倍於76毫米炮,對於「054A」護衛艦這種4000噸級輕體量的軍艦來說,沒必要裝載太多的炮彈。76毫米炮無論是射速還是載彈量都很符合當時海軍的技戰術要求,所以76毫米炮脫穎而出。
當年海軍選擇76毫米炮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海戰中火炮已經不再是主要的殺傷手段。一方面,在海灣戰爭中大殺四方的各種導彈已取代火炮,成為各國軍艦上的首選攻擊手段。另一方面,海軍也希望護衛艦的主炮能夠兼顧對海陸空目標的攻擊,即艦上主炮除了負責對海攻擊,還要具備不俗的對空攔截能力。
編按:H/PJ-26型76毫米艦砲,是AK-176艦載快砲的國產版,雖然比OTO-76快砲重不少,但仍有相當高的爆發射速,且脫靶率底,參與近迫防空作戰可以加強末端反導能力。由於071、054A、056系列甚至部分海警船都在用,本砲工廠竟建了兩條生產線應付歷年的需求。(圖片來自軍武狂人夢網站)
正所謂此一時彼一時,20年後的今天,中國海軍在使用時發現,76毫米炮雖然很好用,但是在面對周邊國家的海軍時優勢不明顯。因為76毫米炮已經成為各國海軍的標配,在口徑一致的情況下己方並無壓制對方的優勢。目前中國海軍日益頻繁地在自己周邊領海執行任務,而並不是每個潛在對手國家的軍艦上都有導彈。
更何況需要抵近執行驅逐和隔離任務越來越多,當兩國使用的都是76毫米炮時,確實難以做到完全壓制對手。畢竟對於火炮來說「口徑永遠代表正義」,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海軍才會想到重啟100毫米主炮。
編按:自從導彈成為軍艦的主要裝備後,退居二線「打雜」的艦載砲,很多都只是改善射控系統或裝彈系統提高射速,例如50年代發展的76mm/L62 Allargato自動高砲就是著名的OTO 76MM母型,而且OTO 76MM本身也推出接近60年,其改進型還是多種軍艦的副砲。(網絡圖片)
再利用的倉底貨
中國在建造「054A」護衛艦之前,「054」護衛艦上使用的就是100毫米主炮。而2005年前江南造船廠和廣州造船廠內部製造的模型上,「054A」型護衛艦使用的也是100毫米主炮。在「054A」護衛艦最早的設計定型階段,一直都是按照安裝100毫米炮來制定的。按照船廠的製造流程,在船體完成到一定的階段時,配套的主炮基本就要完成生產製造以及炮彈試驗等工作程式,併發往船廠。
編按:052B、C及054型用的100mm砲,全稱H/PJ-87型單管100毫米艦砲,大約只有10艘驅護艦在使用,但若果原設計是054A型也準備使用該砲,就算一批次產量也超過20門,故應有大量閒置。H/PJ-87初期生產的問題,主要是故障率較高,而90發 / 分的爆發射速也只限連打6發,水面戰投射量足夠但防空就不及意俄的76MM速射砲了。(網絡圖片)
但是直到2006年9月第一艘「054A」型護衛艦「徐州號」下水後,人們才發現它裝備並不是100毫米炮,而是俄羅斯「AK-176M」型76mm艦炮的中國改良版。從時間上推測,當時中國研發艦炮和導彈發射裝置的713所、國內的二機部的火炮廠,已經建造了供早期「054A」護衛艦的100毫米炮多門,有傳庫存量超過12門。所以很明顯國內軍工倉庫裡有100毫米艦炮的存貨量,因此不排除此次在「054B」護衛艦上使用的就是之前生產的存貨。這也說明為何這款主炮外形與「054B」艦流線型艦身和先進的雷達不協調——20年前的設計在現在看的確是有些落伍。
編按:老砲重用並不是什麼奇事,第一及二次大戰時的英國都有這樣搞,例如英國最後一型戰列艦前衛號,其所用主砲就是一戰時大型輕巡洋艦用的主砲,該兩艘大型輕巡改裝成大型航母後,主砲就一直丟在艙庫中,直到二十年後才再拿出來用。(圖片來自Naval Analyses)
可能會有人質疑將近20年前的炮,還能拿出來用嗎?其實軍工裝備的品質要求很高,維護保養和儲存要求比民用品更複雜和周密,對儲存品一定有進行定期檢驗,若真是採用20年前的舊炮,品質肯定沒問題。
當然這次100毫米主炮能夠重新出現在「054B」型護衛艦上,並不是簡單的把倉庫門打開,拆開包裝安裝使用那麼簡單。因為這20年,艦炮的研發單位元和生產單位一直都在對於100毫米炮進行著技術改進和升級,這幾年也一直有軍工所關於艦載火炮技術革新的論文出現。所以解放軍從來沒有放棄過100毫米主炮這個裝備,過去100毫米炮輸給76毫米炮除了技術原因,還有當時戰備的需要。當完善技術設備,又能滿足當下的需要時,它當然要重出江湖。
編按:外國海軍護衛艦不少都已經上127MM砲作對陸支援用途,為何054B型還是裝上100MM砲,而不是052D上的減輕版H/PJ-45A-130-1快砲?除了本艦主要用途及戰術需要不同外,也可能和6000噸艦前面要裝32個垂發,再加一門大型艦砲可能出現頭重腳輕情況。(圖片來自Seaforce.com及軍武狂人夢網站)
升級換代保安全
「054B」在艦炮火力上升級選擇100 mm艦炮就是必然的。隨著近年來中國在國產艦炮技術發展的進步,克服所有的技術和可靠性問題,新式的100 mm艦炮重量適中,並且採用雙路供彈,射速達到驚人的90發/分鐘,這應該是海軍中目前大口徑艦炮射速最快的主炮。它不僅輸出能力非常強大,且具備炮射導彈和新一代程式設計彈藥能力,新增100 mm炮以後能大幅度提高「054B」的對岸支援能力。
裝備了100 mm艦炮的「054B」在火力輸出能力得到了相當的提高,這種火炮防空反艦火力十足,尤其是在防空方面使用特定的先進程式設計彈藥加高射速,除了基本的防空能力甚至能夠防禦敵方的導彈襲擊。在反艦方面得益於100 mm大口徑優勢,搭載殺爆彈裝藥更多,威力更大。再結合現在解放軍先進的火控系統,火炮精度得到了充足保證。在對地打擊方面,一門100 mm艦炮的輸出火力等同於1-2個炮兵連,在登陸作戰中能夠充分發揮其火力優勢壓制探頭守軍。
編按:054B型首兩艦的主砲差異,廣州黃填船廠的二號艦那主砲,甚至連砲罩都和H/PJ-87相當接近,不過就算砲是舊砲,雷達射擊裝置和裝彈系統都應該是新設的。(網絡圖片)
從目前的網上的圖片來看,兩艘「054B」的主炮雖然都是100毫米的艦炮,但外觀上有點差別:廣州建造的這艘明顯多了一些折線,用國內軍迷的說法,廣州這艘船的主炮「削」的更多一點(編按:而且更接近舊砲塔,推測改良後直接拿原砲罩來用)。
這次的主炮並不是簡單的舊瓶裝新酒,很可能是在試用至少兩種新的100毫米炮。所以既要保證單艦作戰性能,又要考慮到量產和規模化列裝的成本。很顯然,中國的軍工部門將研發經費花在刀刃上,使得「054B」更加務實而高效,也彰顯了它今後在維護中國海洋安全的重要作用。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