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們
香港輕新聞(Lite News Hong Kong)是一個致力於提供中立報導和獨到評論的網絡平台,成立於2015年9月。我們立足香港,關注全球的政治、時事、經濟、文化和趣聞。
學研社成員,著有《全球化多面體:我們如何面對》一書。生於政治家庭,由細到大經歷無數次大、小選戰,由派傳單、貼海報到運籌帷握,決勝帷幕之內。深感大江東去,浪淘盡,不如神遊張家界。既厭倦政治,又離不開政治。閒時只好提筆論政,如風花雪月。
再過幾天,特首將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據《香港01》預估,特首會提出「香港改革」的方案,會再闡釋其改革理念,並可能觸及到政府機制或體制的運作 [註1]。看過筆者上篇評論的朋友都看得出,就「香港改革」的問題上,筆者和其他意見者的最大分別,是先看重「感性」(整個社會由上至下推行的決心),後才看「理性」(制度的改革、發展策略和政策)。
經傳媒的討論加上施政報告發佈臨近,誠然媒體的討論是比前陣子熱烈,但亦有評論認為,社會呈現出空前踴躍的討論,各界參加公眾咨詢會、地區咨詢會、提交眾多意見書;甚至在坊間,普通市民在茶樓都在熱烈討論,會帶來什麼新驚喜、新願景 [註2]。
香港社會、特別是市民大眾對這份涉及改革的施政報告有這麽興致勃勃的氛圍,請恕筆者真的察覺不到。但對於該評論「全民參與」,筆者倒是認同,因為任何社會改革要全社會上下齊心才會成功。正因如此,筆者對「香港改革」的著重點才會「感性」先行,「理性」後行,正如紫荊黨在《香港01》的文章:推進香港改革事業 關鍵在人與思想 [註3]。
既然關鍵在人與思想,而人不是純理性的,社會大眾往往甚至是感性先行的,那管治社會,特別是涉及那麽大變化的社會改革,是否不需要考慮「感性」,而只考慮「理性」呢?
早前,香港很多商店結業,導致很多街鋪「吉」了。有政府官員就出來說,從統計數字上來說,新開業的公司比結業的多。到前二天,某間開業 13 年的爆谷店 [註4] 宣佈月底全線結束香港業務,有網民就稱之為「世界末日」;差不多時間,連中資的「華潤堂」都宣佈結束所有門市,《東網》隨即在街上訪問市民 [註5],那位受訪市民表示不感意外,並說:「執笠原是永恆」。
市民是有感受的,不是用數字可來敷衍,何況數字又是否真實地反映客觀情況?民意調查都不能絕對如實反映客觀事實,單憑舉辦多少個公眾咨詢會、地區咨詢會、多少份意見書,這些數字就可反映到社會大眾對施政報告、對香港改革的熱情?學生上課上了多少時數,就是否真的學習到知識?上課時睡覺也可有課時呀!那課時這些數字能否真的反映學習成果?考試呢?學生操卷做卷,有高分數,又是否能反映真實的知識水平?
公眾咨詢會、地區咨詢會舉行了多少次,有多少人參加,除這些數字外,參與的群體是怎麽人:政圈中人?區議員?三會委員?商會?同鄉會?全是建制派人士?又有沒有重複計算,同一個人去完商會舉辦的咨詢會,又去同鄉會搞的咨詢會?有多少一般群眾參與?意見書看多少份?意見書的質數如何?內容是否千篇一律?數字 KPI 真能反映客觀現實?如果客觀情況都掌握不到,那依據這個有「偏差的客觀事實」來制定的政策又真的能切合實際客觀需要?
毛澤東思想中的靈魂,最重要的就是「實事求是」,馬克思主義並沒有用到「實事求是」這個字眼,但所創立的理論強調的就是「實事求是」,以現在的話來說即是「科學發展觀」。因為不能掌握最接近真實的客觀狀況,必定錯判形勢,所制定的政策和策略必導致錯誤結果。
借用劉德華於電影《焚城》[註6] 的一句台詞:「你哋坐係冷氣房,夠竟知唔知下面有幾危險?」筆者借用稍為修改一下:「你哋坐係冷氣房,究竟知唔知下面幾無士氣?」
既然,成個社會都無士氣,那改革是否應該先在「感性」——提高社會士氣和動力——入手呢?
作者為學研社成員,著有《全球化多面體 我們如何面對》一書
參考資料:
(1)施政報告.香港要改革|特首將再闡釋改革理念 或涉政府機制運作|香港 01
(2)【來論】屠海鳴:從施政報告看港式“全過程人民民主” | 香港中通社
(4)結業潮︱人氣爆谷店Garrett Popcorn月內結束香港業務 感謝顧客13年陪伴 | 星島日報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