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我們
香港輕新聞(Lite News Hong Kong)是一個致力於提供中立報導和獨到評論的網絡平台,成立於2015年9月。我們立足香港,關注全球的政治、時事、經濟、文化和趣聞。
中華民國榮民,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曾任海軍中權軍艦艦長,美國海軍戰爭學院績優畢業,英國赫爾大學政治學博士,目前在大學執教國際關係等政治學入門課程。勤於媒體針砭時政與探論國際現勢,亦經常接受媒體電訪;偶爾出席政論節目,評論政軍議題。
編按:868醫院船吉祥方舟號。有指XX方舟是對外出醫療援助時的艦名,平時在軍隊中的艦名應該是XX島號。需要留意的是,解放軍現時的醫療船船隊,加上這三艘萬噸級醫療船,似乎已是全球最大規模的醫療船隊。(網絡圖片)
中國大陸解放軍5月19日對外公開舷號868醫院船吉祥方舟號,在黃海海域實施演練新聞報導。該艘醫院傳係屬920型醫院船第3號艦,另外兩艘同型艦為2008年12月成軍舷號866和平方舟號,再加上2023年成軍舷號867絲路方舟號;該型艦都是由位於廣東簡稱中船防務之中船海洋與防務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所建造,該公司前身為簡稱廣船國際之廣州廣船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相對於和平方舟號與絲路方舟號兩艘同型艦,在成軍過程中媒體報導相當透明,但從公開資訊中,卻毫無任何吉祥方舟下水或是成軍服役報導內容;直到此次已經完全成軍服役並且實施演練,才透過中國大陸官方媒體對外公開。就西方軍事研究社群經常藉由商業衛星圖片,研究中國大陸各類海上軍事儎臺建造狀況,並且三不五時對外揭露並有所評論,居然會疏漏吉祥方舟建造過程,確實是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編按:和平方舟號大部分的遠程任務,就是外訪並為訪問地的貧苦民眾提供短期醫療服務,有點像奧比斯醫院,總體來說有更重的外交任務成份。(網絡圖片)
筆者曾於2024年8月26日在《中共研究時事評析》以「從和平方舟訪南非談共軍海上醫療保障」為題,針對中國大陸營建海上醫療保障能量,提出過相關研析觀點。本稿件將針對解放軍繼續建造吉祥方舟號醫院船,為《輕新聞》讀者介紹此舉所顯現之戰略意涵,前述所提前稿確實值得讀者朋友閱讀參考,亦祈請不吝指教。
首先必須指出這三艘920型遠洋醫院船,儘管基本構造型式大體相同,但其所承載設施與滿儎排水量與續航力還是略有差異;但整體說來,其所承擔四大基本任務,其中包括海上傷員醫療救護與後送,沿海地區與南海島礁居民與部隊官兵巡診,執行國際人道主義醫療服務,再加上重大災難應急醫療救援和對外軍事醫學交流與合作;原則上是完全相同並無差異。當然就涉外任務來說,還可運用外交辭令冠冕堂皇地提到深入踐行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理念,並且為國際社會提供更多公共安全産品。
編按:吉祥方舟號上的國產小型核磁共振儀,事實上本船上主要配備國產精密醫療儀器,事實上也有面向發展中國家展示中國醫療技術的先進及可負擔性,也算是一種行銷吧。(網絡圖片)
其次從發展920型醫院船運作軌跡觀察,顯然經過最初和平方舟執行任務效能與具體表現,特別是在南海海域巡迴診療以及過去12次曾經開赴他國執行海外醫療服務任務,自然解放軍以及中國大陸政治高層就會歸結出該型艦確實能夠有效執行軍事任務以及達成外交使命,維護整體國家利益,所以才會繼續以較快步調,連續建造絲路方舟號以及吉祥方舟號兩艘同型艦。
再者就要提醒,儘管媒體報導不斷強調920型醫院船在南海海域巡迴診療任務,但吾人還是必須注意到,解放軍海軍還是另外專門在2020年成軍舷號861友愛號以及2022年成軍舷號862友好號兩艘919型(原始舷號分別為南醫12號以及南醫13號)醫院船,該型醫院船僅承擔巡迴南海各島礁醫療作業,從未奉命執行過外交出訪親善友好醫療訪問任務。而且除前述兩型醫院船外,公開報導亦曾經提到過舷號865莊河號集裝箱醫院船以及排水量僅有478噸,舷號為北醫01、東醫12、東醫13、南醫10以及南醫11之快速醫療救助艇。
編按:865莊河號集裝箱醫院船以及排水量僅有478噸的快速醫療救助艇,前者相當於把一間流動醫院搬到中型集裝箱貨輪上,而且還配備直升機坪,可讓傷員快速安置艦上;後者似乎專為台海戰事而設,方便把傷員由灘頭送回福建對岸。(網絡圖片)
此外吾人亦須將醫院船定位成具備機動能力之野戰醫院,隨時能夠依據作戰需求,前往適當海域或港口,運用錨泊或是進港靠泊方式,建立前進醫療救傷設施。儘管醫院船是屬於海軍艦艇,但其並不會納入任何海軍作戰編隊,隨著其他作戰艦艇共同行動;而是在戰爭衝突狀況下,依據國際人道法公約所提供保障條款,免於受到敵方攻擊,採取獨立機動作業,實施戰場救傷醫療任務。
但海軍醫院船基本上是應急不救窮,因此不會讓傷患或是病人在醫院船上接受長期診治;所以醫院船除能提供緊急救護與醫療功能,讓輕度傷患接受醫療服務後很快重返前線,亦能針對無法迅速痊癒恢復作戰能力之重度傷患,執行傷患後送任務,將必須長久醫治之傷者與病患轉由後方醫療單位繼續救治;因此不會在特定海域或是港口長期停泊,成為該處固定醫療作業設施。
編按:2022年初南太平洋火山爆發後,駛進湯加首都庫阿洛法港口的五指山艦準備靠泊碼頭。當時該艦雖然帶備大量救援物資,但幸而這次災難引發的傷亡沒那麼大,否則本艦的醫療設施可能應付不了,這時候就更需要醫療船了,(央視軍視微博擷圖)
因此除平時為外島民眾與駐軍執行巡迴診療作業以及巡迴他國提供國際人道主義醫療服務外,其主要醫療作業能量還是針對戰場救傷提供緊急醫療診治,但此項作業能量亦可兼顧重大災難應急醫療救援,因此當本身沿海地區與其他國家發生重大自然災變或是意外災難時,醫院船自然就能夠順利成章,成為回饋社會人道救援與救難援助外交任務核心要角。
但在此必須指出,2020年3月在新冠疫情爆發時,美國海軍曾經動員醫院船進駐該國東西岸紐約以及洛杉磯兩港;但依據實際運作狀況顯示,醫院船僅能協助疏散收容岸上各個醫院住院病患,但卻無法具備直接收容與診療呼吸道傳染疫病患者作業能量。事實上,各項公開報導亦是從無任何海軍醫院船針對新冠疫情診治作業,產生具體表現案例;因此吾人必須理解海軍醫院船有其作業能量限制,並非作為應對傳染疫病時可用資產與籌碼。
編按:艦上的化驗設施實驗室。一般來說單純軍用的醫療船一般不需要有這種可能可處理傳染病或非戰損傷患的其他身體問題的設施。(網絡圖片)
最後就要提醒,海軍醫院船有其作業能量限制,其所儲存醫療物資、耗材與藥品都有其限度,因此必須仰賴後續補給與支援作業能量,才能夠妥善發揮應急救傷功能。因此如何安排與其相互搭配,運用其他補給艦船對執行任務醫院船,不斷提供醫院船所需消耗性醫療器材與物資,甚至配合處理高度污染性醫療廢棄物,其實都是觀察與評估海軍醫院船運作效能時,情報分析人員經常忽視之死角與盲點。此外岸上醫療單位如何與醫院船相互搭配,醫療專業人員如何輪調替換,更是掌握醫院船作業限度與具體能量重要資訊。
編按:中國海軍醫療船的基本規模及不同組成部分:1. 三艘專業醫療船、2. 919型的中型醫療船,可當成快速部署的醫療船(同樣可進行直升機空運傷員);3. 將大量傷員快速後送的海上救護車;4. 以莫河號和世昌國防動員艦為首,可利用集裝箱設施臨時大幅加強救援設備的非專用醫療船。這樣讓中國海軍醫療船隊有面對不同層面的災難和戰鬥傷亡能力。(網絡圖片)
海軍醫院船為遂行海上作戰重要支援能量,其與拖帶救難單位相互配合,在重要海戰後分別針對作戰損傷艦船與傷患實施救援任務,對於維繫海軍作戰人員士氣與持續戰力來說,承擔重要關鍵職能,確實值得吾人重視。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