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北京共識》:中國社會階層化

2016-08-30 18:34:44
中港傳媒

中港傳媒出版社

20141209080235498 資料圖片(圖片來自網絡)

除了民族主義、個人主義以及宗教,中國社會轉型還產生了另一個危險的副作用:這就是社會階層化。沿海地區出口行業不受任何限制的發展,是以內陸的滯後發展為代價而取得的,也加深了在非洲以外很少看到的貧富差異的程度。城市人口的收入、工業和消費市場在過去十年中獲得了極大的增長,在財富和就業機會方面創造出了一個巨大的鴻溝。

這種生活水平的差距已經在中國城市裡創造出了一個來自他鄉、居無定所的農民工底層階級,使得中國的城市變成了一個包含兩個不同世界的階級體系,上層是城市裡的永久居民,下層是為了找工作賺錢而從農村來城市裡打工的移民,兩者之間過著判若云泥的生活。

雖然農民工階層越來越遭致城市居民的反感,但社會地位更高的人需要他們所提供的勞務,因此,他們還是能在大都市找到棲身之所,只是其地位越來越像在其他國家裡被歧視的少

數族群。如果你剛好是一個在社會裡向上流動的都市居民,你會厭惡一些工作,譬如說家務清潔、工地建築、拆裝、餐廳服務,或是掃大街、洗車等等,卻恰恰是那些民工願意做的。城市居民除了輕賤他們的工作之外,還憎厭這些移民本身。

都市過度擁擠、犯罪率越來越高,這些新社會問題都被歸咎於農民工身上。住房管理部門刻意把臨時居住證的費用提高到一個不合理的價格,以排除他們進入到城市裡某些地區的可能。二○○五年,上海郊區的一個豪華度假勝地,甚至製作了一塊寫有「民工與收破爛者不得入內」的警示牌。更有甚者,政府已經用具體的措施量化了這種社會鴻溝。例如重慶彩虹橋發生坍塌造成了四十個人死亡之後,政府宣布,在意外中死亡的城市居民的家庭將獲得比那些農民工受害者親屬更多的賠償金。

都市移民的子女通常因不符資格而無法進入城市裡的學校,此舉嚴重限制了下一代的地位與教育條件,因此進一步惡化移民階級的階層化。一般來說,政府分配給每個孩子的教育經費之多寡得視孩子的戶籍所在城市而定。不同省份的城市學校也有著巨大的收費標準差異,城市的學校普遍懷疑來自農村的學童能力不符合課業標準,因此會要求他們再重讀二到三年。

所有這類困難都迫使都市移民們建立一個完全獨立、分離的聚落,在那裡,他們可以自己作主建立自己的學校與醫療服務。然而,這當然不是一個全面解決問題的辦法,因為這些機構不符合任何正規標準,也未通過政府立案,因此常有被地方政府關閉的風險。

正如BBC記者鄧肯·休伊特(Duncan Hewitt)在二○○七年時所寫的那樣,這些因素綜合在一起,使得社會上出現一種日益加深的不滿:「你的孩子不能在這裡上學,你們全家不能聚在一起,你沒有任何社會福利。我們總是告訴你,你是從外地來的工人……而且你不能在這裡落戶,回到你老家去吧。」在未來十年內,某些這樣的群體可能會充滿越來越多的怨恨。

總體來講,農村貧困人口繼續發出一種警訊。二○○五年有八萬七千起抗議事件,許多都發生了暴力,抗議事件多半是因土地糾紛、官員瀆職、涉嫌貪污以及勒索這些原因而引發的,這個數字比起二○○四年的七萬八千起和二○○三年的五萬八千起增長了許多。

像三峽大壩這樣的建設計劃需要拆遷和安置上百萬的人民(僅僅三峽大壩就需要安置一百二十五萬人),他們往往被迫離開世代以來居住了上百年的老宅,而官方通常只是在數週甚至數天前才通知他們。在如此大規模搬遷的背後,是官員們的腐敗、不法回扣、賄賂、勒索和國家機器對百姓的威脅恐嚇。

這些做法,凸顯了中國農村和農民工不滿的深層原因。經濟發展的壓力造成了貪污腐敗,而這些人最容易成為貪腐的受害者。正如前中共總書記趙紫陽所說的,當一個一黨專政的列寧主義體制希望藉由漸進的方式來使經濟自由化的時候,不可避免地為急劇的腐敗創造了先決條件。而腐敗形式則是花招百出的。

經濟和政治制度的局部改革為一種被稱為雙重獲利(double-dipping)的症候群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有政治背景的人既利用市場帶來的新的經濟機會大發利市,又圖利於尚未經過改革的舊有體制,因為傳統的體制讓他可以免受政府官員的稽查、不擔負政治責任、又不必與政治掮客分贓。

重大的腐敗醜聞已成為中國媒體常見而熱門的報導話題,並且是確保銷量的題材。二○○九年十一月,重慶對黑幫所進行的大規模審判特別引人注目。活像是電影情節一樣,該審判揭露了重慶市警察和共產黨官員所形成的龐大腐敗網絡。媒體創造了一出生動的戲碼,劇中主角是一個「號稱她身邊環繞著十六個年輕情夫」的邪惡的「地下犯罪集團的‘教母’」。與她手下的第一號人物一道,她被判處了十八年的徒刑,罪名包括勒索、放高利貸、賄賂當地的官員。

有人嘗試以量化的方法來呈現腐敗的程度,數據顯示,腐敗的代價佔了中國國民生產總值的百分之四至百分之十七。離中國沿海的經濟中心地帶越遠,腐敗程度通常也越嚴重。這意味著,腐敗對中國最貧窮的人來說傷害最大。在這方面,正如裴敏欣所說的,中國正在成為一個分崩離析、殘民以逞的國家,它的中央政府只具備很有限的能力去約束地方官員的行為。

 

北京共識--中國權威模式將如何主導二十一世紀?(The Beijing Consensus)

著者:斯蒂芬.哈爾珀(Stefan Halper)

出版社:中港傳媒出版社

中文版出版日期:2011/04/01

售價:HK$92.00

香港輕新聞授權轉載,點擊觀看其他章節

發佈於 讀書
By 2016-08-30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