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我們
香港輕新聞(Lite News Hong Kong)是一個致力於提供中立報導和獨到評論的網絡平台,成立於2015年9月。我們立足香港,關注全球的政治、時事、經濟、文化和趣聞。
學研社成員,著有《全球化多面體:我們如何面對》一書。生於政治家庭,由細到大經歷無數次大、小選戰,由派傳單、貼海報到運籌帷握,決勝帷幕之內。深感大江東去,浪淘盡,不如神遊張家界。既厭倦政治,又離不開政治。閒時只好提筆論政,如風花雪月。
隨著特朗普無限制使用關稅作為武器,國際形勢鉅變並急速惡化,不幸的是,香港正面臨財政緊拙,經濟缺乏動力,在需要改革的當下,面對的形勢卻比先前更為惡劣。數月前,筆者多篇文章論述了香港改革及經濟轉型,認為香港在僅餘的時間(香港若再被內地城市拋離就難以翻身)裡還有希望以時間差改變香港的依重金融地產的單一經濟結構,以發展及穩固旅遊業作為穩定器,爭取時間發展創科為經濟增長的新動力,從而擺脫過度依重金融和地產的經濟結構。
從近月以來政府陸續推出的經濟發展策略看,與筆者的看法接近。但特朗普這次「核爆」式的關稅政策,不只打亂全世界,亦打亂了香港的改革。在面對此等的國際政經形勢,香港的改革會愈加困難。未來數年香港面對最重要的已經不只是改變過度依賴單一經濟結構、減少財政赤字等的問題,而是如何生存!如何確保幾百萬人的民生經濟,以及如何加強市民對港府政策(特別是損害現有福利的政策)的信心。歸納起來,就是如何在「亂世」中治理好香港的問題。
隨著財政赤字加劇,國際經貿環境的不確定性在增加,在可見的將來港府為了節流對民生福利開支只會愈來愈收緊,增加公營醫療收費,減少教育經費,削減稅務寬免等是可預期的政策選擇,除非國際經貿形勢突然戲劇性地改善,又或者港府的經濟發展策略十分奏效。
誠然,在財赤和經濟動力乏力下,收緊民生福利開支以減輕赤財壓力,是非得已。但政府在解釋政策時應多顧及市民感受,而不是因為事情合乎「道理」、合乎「理性」、合乎「數據」,就自覺「無問題」、「感覺良好」。
正如王卓祺在4月9日在《明報》撰文:醫療改革 任重道遠。文章用了大量數據表明市民有能力負擔增加了的醫療開支,但他也同時指出「客觀上,香港一般住戶確實有能力支付更多醫費用,而且政府調整後的收費並不構成不可調和的矛盾。主觀感受複雜一點!」⋯⋯「不過從住戶主觀角度看,他們不會這樣思考問題。若政府調整醫療服務收費,急症室由180元大增至400元,又例如增加非緊急的電腦掃描500元都落實了,他們是否要壓縮或改變生活方式,如減少外出膳食或其他開支,因此生活質素變差了!不過,由於矛盾的性質可以調和,政府還是可以動之以情、訴之以理。」 [注1]
可惜,港府向市民講解政策時,不只沒有「動之以情、訴之以理」,還有一副「得理不饒人」的態度,在解釋政策時完全不太理會市民感受。日前,港府就因扶貧議題和立法會議員爆發罵戰,被反問:「量度一個人是否健康,只看BMI(身體質量指數),不看其他東西,只要BMI合格便可?」 [注2] 很明顯,該議員是在批評港府的「數字威權主義」。
數字統計作為一種工具,在反映客觀現實時具有重要價值,但其可靠性並非絕對。統計結果是否真實反映現實,取決於多種因素,且存在關鍵限制;數據本身有局限性,如數據來源偏差、量化能力有邊界等,某些指標則難以量化(如幸福感、文化影響),若簡化指標又可能忽略複雜因素(如GDP無法反映環境成本),甚至會有數據缺失或人為操縱。
經濟學家古德哈特(Charles Goodhart)在1975年發表的一篇文章中提出:「當壓力施於其上以進行控制時,任何觀測到的統計恆性都向消散」。這理論所說的就是一個獎懲系統中的實體,在系統中會為得到想要的結果而做出能獲得獎勵最多的行為。例如說在一家以已知的量化標準來衡量表現的公司當中,員工會試著做出能獲得獎勵最多的行為,而不論這行為是否能實現公司利潤最大化。這稱為「古德哈特定律」(Goodhart's Law)。後來,社會人類學家斯特拉森(Marilyn Strathern)將「古德哈特定律」表述為:「一項指標一旦變成了目標,它將不再是個好指標。」[注3]
因此,港府除了定量數據外,還需定性研究,以田野調查的模式,真實地去接觸市民,以理解他們的「感受」。制定政策的官員也應該鼓勵批判性思維,對數據要有懷疑精神,追問數據生成過程,警愓「數字威權主義」,盲目相信數字即真理。
港府需要時時刻刻記著,「治理的是人不是機械人」,數字統計是「建構現實」而非「複製現實」的工具。其價值在於提供系統化的觀察視角,但必須結合對背景脈絡的理解、對方法論的反思,以及對人類認知局限的清醒認識,需要顧及人的「感受」。客觀現實的複雜性往往超越單一數據集的承載能力,因此統計結果應被視為一種近似描述,而非絕對真相,切忌「數字威權主義」與陷入「古德哈特定律」。
特別是在可見的將來,無論是國際政經形勢,還是香港的經濟發展都會是困難重重,如何在「亂世」治理好香港,在國際政經格局困難時期,既有經濟發展,又能顧及民生,是港府的一個重要治理課題。
來聽聽林子祥的《數字人生》
本文作者:無雙直傳(劉礎慊),學研社成員,法學(國際關係)碩士,著有《全球化多面體 我們如何面對》一書
參考資料:
1. 醫療改革 任重道遠|明報 文:王卓褀教授 2025-04-09
2. 爆罵戰無助貧 逞口舌窮人更慘 |東方日報 2025-04-15
3. 古德哈特定律(Goodhart's Law)|維基百科條目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