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評】無雙直傳:為何人們不願打疫苗?從迷信專家到專家已死

2021-05-12 12:36:45 最後更新日期:2021-05-12 17:11:00
無雙直傳

學研社成員,著有《全球化多面體:我們如何面對》一書。生於政治家庭,由細到大經歷無數次大、小選戰,由派傳單、貼海報到運籌帷握,決勝帷幕之內。深感大江東去,浪淘盡,不如神遊張家界。既厭倦政治,又離不開政治。閒時只好提筆論政,如風花雪月。

香港政府新聞網圖片香港政府新聞網圖片

上月中旬,香港的疫苗接種量已超一百萬劑,香港特首林鄭月娥表示情況不太理想,政府推行的防疫計劃,被坊間和傳媒戲稱為「谷針」(威迫市民接種疫苗)。然而就在數天前,已移民英國的印裔藝人喬寶寶,回港拍戲並接受訪問,他表示自己全家已打疫苗,並評論印度疫情嚴重是因為疫苗接種率低,更形容在全球疫苗短缺的情況下,香港人有疫苗而不打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香港人為何不願打疫苗呢?這固然有香港政府辦事不力,政策錯誤的地方,但這些坊間已很多評論本文不再累述。本文想談一下,人們不願打疫苗的社會心理機制。

其實不單止香港,無論專家如何勸說,各地政府如何推動,世界各地都有些人不願接種疫苗,美國就有四分之一人表示不會打疫苗。

早前,美國《大西洋周刊》就刊登了德里克・湯普森(Derek Thompson)的文章:「數千萬人為何對疫苗說不,他們在想什麼?(Millions Are Saying No to the Vaccines. What Are They Thinking? )」。湯普森在網上發了一個邀請,請那些不打算接種疫苗的人告訴他原因。經過綜合,他認為不願打疫苗的人所持的理由是不信任公共衛生機構,而且將疫苗視為一個有風險的製藥實驗(即藥廠和政府把人當白老鼠),而不是一個可恢復正常生活的措施。

他的文章還總結了不願打疫苗者的心聲:我相信我自己的細胞,勝於相信那些製藥廠製造出來的「黏糊糊」;我相信自己的思想,勝於相信那些自由主義的精英。簡單來說,人們不願打疫苗的深層原因就是不信任政府和專家,只相信自己的感覺。

自弗洛姆(Erich Fromm)在1941年出版《逃避自由(Escape from Freedom)》一書開始,人們為了避免消極自由(即人們常說的「免於什麼的自由」),而強調積極自由(去做什麼的自由)。舉了個例子,弗洛姆認為人們希望能擁有「免於恐懼的自由」,就是德國納粹黨能民選上台的原因,即使納粹主義失敗後,西方自由社會仍受「常識、專家意見、廣告」制約。弗洛姆認為,一個真正自由的人,是完全不受制約地表達自我和自主地展開行動,並對真實的情感進行真實的反應。因此在二戰之後,特別是要與蘇聯的「集體主義」對抗,反權威、個人主義、自由(此處指積極自由、去做什麼的自由)、批判思考、獨立自主,便成為西方社會的價值體系。特別是在冷戰結束後,西方社會的價值體系更隨著經濟全球化遍及全球而成為金科玉律,例如某全球品牌的廣告口號「JUST Do IT」,便完全體現這套西方價值體系。

人們為了保持個人的獨立性和自主性,為了保護積極自由、去做什麼的自由,人們會產生一種反叛的社會心理——反抗一切權威。休斯(Robert Hughes)亦認為二十世紀未的美國,「已經成為一個盲從心理治療而對政府政治充滿不信任感的政體」,美國人染上了「質疑權威」的慢性病[註1]

可我們不要忘記,不單止政府是權威,專家也是權威的象徵,為了自由,為了不受制約地表達自我和自主地展開行動,人們愈來愈懷疑和不信任政府和專家。

在過去的傳統媒體時代,因傳播媒介還有「守門員」的功能,而讓這個情況未表面化,但隨著互聯網的普及、社交媒體的興起,在資訊爆發的時代這個情況便愈發不可收拾。在2017年出版的《專家之死(The death of Expertise)》,托馬斯・尼科爾斯(Tom Nichols)在書中直指,人們不相信專業,質疑專業,形成反智的社會現象。

尼科爾斯認為,專家意見和知識體系的地位下降,取而代之的是許多人堅信不論討論什麼,每個人的意見都是等值的。這完全是一人一票的模式。但問題是,專家意見在價值上又是否真的和一般群眾均等呢?如果專家意見和群眾意見是均等的話,那何需苦讀、鑽研十多二十年的專家?大家看看維基百科、上網找找看看,人人都可以做「專家」,就可以做KOL,就可以做意見領袖了(不需要合不合理、合不合事實只要意見夠震憾)!這種為了保持個人積極自由而反權威(專業)的社會心理,導致人們不信任政府和專家,對公共政策施行形成阻礙。

過去多年在美國已出現反疫苗運動,無論專家如何解說,美國人懷疑疫苗,反疫苗的人仍然眾多。今次全球新冠疫情嚴峻,新冠疫苗未能如往常般有充足時間進行驗証,各國政府就需要批準緊急使用,無疑是加強了人們對新冠疫苗的效用、副作用的懷疑,而新冠疫苗某些事故亦提供了讓人們不願接種的理由。

過去,專家意見仍具有社會影響力的時代,專家出來解釋一下,或已可釋除公眾疑慮,但在現今專家已死的時代,要讓公眾相信專家解釋,無疑難過拉牛上樹!

本文參考書目及資料:

[註1]  《專業之死:為何反知識會成為社會主流,我們又該如何應對由此而生的危機?》(The Death of Expertise: The campaign Against Established Knowledge and Why it Matters)—— 托馬斯・尼科爾斯,中文繁體電子書版 174頁

《逃避自由》(Escape from Freedom )—— 埃里希・弗洛姆,志文出版社

《數千萬人為何對疫苗說不,他們在想什麼》(Millions Are Saying No to the Vaccines. What Are They Thinking?) ——  德里克・湯普森

本文作者為學研社成員

發佈於 博評
By 2021-05-12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