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博評】William:世上最富有的軍事迷-保羅・艾倫的海底沉艦考察

2018-03-30 10:00:43
William Lam

現實中只是個小職員的軍武 / 科普愛好者

說到保羅艾倫(Paul Gardner Allen),大家大概會想起210億美元「洗極洗唔完」的身家、微軟創辦人之一、很多上市公司的主席、NBA球隊、很多科研及慈善項目、明年試飛的巨無霸空中運載火箭發射載台「同溫層發射台」號等等等等。不過,對於軍史研究而言,他代表著另一件事:找沉船,尤其是過去海軍著名沉艦。

同溫層發射台將於明年首飛。照片來自網絡

就軍史研究界來看,保羅艾倫可能是世上最「有錢」的軍迷,他自己就搞了個軍事博物館,並協助不少航空博物館收集及修復各類型軍機,而在海軍研究方面,如果大家還有印象的話,會記得三年前保羅艾倫出動自己的超級遊艇八爪魚號,於菲律賓中部水域找到舊日本帝國海軍大和級二號艦武藏號。事實上保羅.艾倫早於2003年已開始投入海洋研究及考察工作(比較出名的是2012年時協助占士金馬倫探索馬里亞納海溝),但近年才分更多心力於水下沉船/沉艦的考察,而且他的團隊很快就變成世上尋找沉沒軍艦的紀錄創造與保持者,直至今時今日。

艦身及砲塔的主色和射控儀的主色有較明顯不同,右圖是戰沉前半個月朱諾號最後公開照片,圖片出自NAVSOURCE及海燕號的Facebook

沉沒船艦考察,和其他古跡考古一樣,除作為觀賞、紀念外,最重要是為戰史 / 技術史研究提供進一步的具體史料,以補充文憲紀錄的不足。例如水下考察發現鐵達尼號的鋼板含碳量較高,令鋼板彈性下降;俾斯麥號的水下考察,印證英軍在卑斯麥號沉沒前發動的魚雷攻擊並未對水下結構構成嚴重破壞等。單就提供具體史料而言,艾倫的團隊可說貢獻良多,以最新找到的朱諾號為例,這次探究初步解開了該艦其中一個謎團:由於大部分原始資料已隨艦沉沒,該艦的最後塗裝一直眾說紛紜,只知道1942年9月後艦長希望塗上一種類似美國海軍於大西洋常用的粉灰色單色塗料(Mountbatten Pink),但南太平洋的美軍應該沒有提供這種塗料。現時透過殘骸,似乎可肯定主船體是Measure 23 淺灰(Light Grey),部份射控裝備則是海灰/霾灰色(Ocean Grey / Haze Grey),嚴格來說是美軍熱帶反潛用標準塗裝;另外,之前對扶桑號的考察,亦證明船身斷裂位置並非傳統歷史研究所指的第三砲塔,而是艦橋前方的第二砲塔;這裏已經不計三年前經由對武藏號的考察,而得知該艦與大和號在細節上的諸多不同。

扶桑殘骸聲納圖與同比例線圖的比較,筆者製圖

過去搜尋海底軍艦殘骸的工作都是「單程票」,每一次水下考察不但準備經年,更幾乎只可以考察一艘軍艦(或者只能一次考察就近一至兩艘),部分資金較少的考察者,更只能標定沉船位置,等進一步資金到手,才能回來作深入的拍攝工作;然而,保羅艾倫的團隊不但同時擁有兩艘科考研究船(由2017年開始),即他自己的改裝超級遊艇八爪魚號,以及科考船海燕號,而且團隊的研究資金及裝備均十分充裕,除進港修補、休息及裝備升級外,幾乎能全年全天候參與各種海底考察或海洋研究工作。

左為八爪魚號,右為海燕號,照片來自網絡。

 

左邊的是Argus 6000系列ROV, 海燕號用的是最大型的工作型;右邊是Remus 6000 AUV. 海燕號在去年中曾將裝備升級,先前這批裝備都是3000系列而已(最大潛深3000米)。照片來自網絡。

技術的進步亦大幅降低水下搜索的成本及難度,令艾倫的團隊更「如虎添翼」:艾倫的團隊與過去大部分水下搜索團隊的不同點,在於不再採用母船聲納搜索及有人潛航觀察模式,而是採用自主水下載具AUV來回巡航搜索,以及全無人化的水下考察方式:先由具備聲納系統的自主水下載具AUV(Remus 6000 AUV)在指定海域及更深的海中來回掃瞄,將更清晰的聲納資料傳回母船,再由團隊繪製出區域海底地圖,從中找出海床上可疑目標,再以無人水下艇(Argus 6000 ROV)進行針對性的拍攝及考察工作。

聲納掃瞄成像技術(類似雷達SAR成像掃瞄)在這二十年來進步神速,莫說海底地形,甚至連船艦/飛機殘骸亦能清楚顯影。此為艾倫團隊製作的阿托利亞號巡洋艦殘骸顯影, 照片來自網絡

這種搜索及考察方法不算新穎,早在1990年代已投入應用,但主要用在搜尋海難或空難中沉沒的船隻和飛機的殘骸,例如2008年法航447班機空難,法國最後就是靠這方法找到殘骸。艾倫團隊可說是首批將兩個方法一同運用於沉艦搜索的團隊之一。這搜索方法雖然缺乏水下考察的人文關懷成份(這點無疑是占士金馬倫團隊做得更好),但優點在於母船只需坐鎮海域,不用自己來回巡邏掃瞄,而AUV更為靈活,來回巡邏掃瞄的方式及深度可有更多變化,「景象」也更清晰,更適合作為首階段單調且可能耗時很久的區域搜索工作,而且全無人化考察不但能加長潛航時間,亦能大幅提高安全性、減省維修整備成本與及船員的工作量,亦能集中人手以對海底情況進行分析。

現時所知鐵底灣沉艦身份及位置圖,照片來自網絡

艾倫團隊這三年來在菲律賓中部的搜索任務中,找到多艘太平洋戰爭末期三次主要戰役的戰沉艦,即包括1944年10月錫布廷海戰、蘇里高海戰及11月奧爾莫克灣戰役的大約12艘沉艦。這次他們沒有明言在澳洲東北部及所羅門群島海域幹什麼,但明顯和太平洋戰爭中期一系列南太平洋海戰有關。事實上,今次除了在澳洲東部海域找到珊瑚海戰役中戰沉的列克星頓號外,由搜索區的範圍來看,目標顯然是42-43年南太平洋海戰中的沉艦,例如號稱「鐵底灣」的瓜達康加爾島北岸是美日海軍1942至43年撕殺得最慘烈的水域,水下至少有60艘軍艦的殘骸,八瓜魚號在2015年6月時已先定位了其中29艘並已初步為兩艦拍照,今次有可能是重回鐵底灣為其餘水下沉船定位及拍照;另外,他們考察也可能包括美國海軍於42-43年南太平洋海空戰中沉沒的黃蜂號(CV-7)、胡蜂號(CV-8)航空母艦、兩艘日本戰列艦,還有於珊瑚海戰役沉沒的日本輕航母祥鳳號(註1)

美軍拉菲號驅逐艦於第三次所羅門海戰中單艦突入日軍艦列,最後飲彈身亡,也是鐵底灣著名沉艦之一。照片來自網絡。

以下是這三年來艾倫團隊重要「考察紀錄」(扣去另外尋獲的7艘美、日、意驅逐艦):

出動船隻 行動目標 所屬國家及艦種 排水量(T) 特殊意義 最後參與之大規模戰役 沉沒時間地點
2014-6 八爪魚號 羅馬號 意大利、利托里奧級戰列艦 40000 第一艘被導引武器擊沉的重型軍艦(意大利海軍已定位,但今次是為所有殘骸定位及進行詳細拍攝工作) --- 1943年9月,薩丁尼亞以北30公里,1公里深海底
2015-3 八爪魚號 武藏號 日本、大和級超級戰列艦 68000 世界第二大戰列艦 錫布延海海空戰 1944年10月24日,菲律賓鍚布廷海,1公里深海底
2015-6 八爪魚號 文森斯號、阿托利亞號 美國、新奧爾良級重巡 10000 薩沃島海戰的兩艘戰沉艦,該役是二戰美日艦隊砲戰中美國損失最慘重戰役 薩沃島海戰 1942年8月19日,鐵底灣800公尺深海底
2015-7 八爪魚號 胡德號 英國、戰列巡洋艦(單艦成級) 42000 1920年代世界最大戰艦(胡德號早被發現,但這次工作是進一步定位及協助打撈船鐘) 丹麥海峽海戰 1941年5月26日,丹麥海峽2.8公里深海底
2017-11 海燕號 扶桑號­、山城號 日本、扶桑級戰列艦 36000 最後兩艘沉沒於戰艦決戰的戰列艦 蘇里高海戰 1944年10月25日,菲律賓蘇里高海峽200米深海底
2017-11 海燕號 島風號 日本、丙型驅逐艦(單艦成級) 3000 魚雷戰能力最強的高速重驅逐艦 奧爾莫克灣戰役 奧爾莫克灣外海,200米深海底
2017-12 海燕號 華特號 美國、一戰標準型驅逐艦、二戰時高速運輸艦 1247 太平洋戰爭第一艘向日軍發動攻擊的艦艇 奧爾莫克灣戰役 奧爾莫克灣外海,200米深海底
2017-7 海燕號 印第安納波里斯號 美國、波特蘭級重巡洋艦 11000 曾參與運送廣島原子彈 沖繩島海空戰 1945年7月26日,馬里亞納海5.5公里深海底
2018-3 海燕號 列克星頓號 美國、列克星頓級航空母艦 36000 美國初代重型航空母艦 珊瑚海海戰 1942年5月16日,大堡礁以南海域3公里深海底
2018-3 海燕號 朱諾號 美國、亞特蘭大級防空巡洋艦 6800 蘇里文兄弟事件 第三次所羅門海戰 1942年11月14日,瓜達康加爾島東南大約100公里,4公里深海底

成果雖然豐碩,艾倫團隊的搜索及考察工作長期以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例如甚少公開全部的搜索片段:以2015年搜索武藏號為例,那次他們公開的資料,總計相當於1.5小時的海底考察片段,並解開武藏號很多未解之謎,但這明顯與團隊對殘骸的考察時間(至少三次,100小時以上)有出入,而且部分完整殘骸(如46CM主砲塔、水上飛機吊車等)雖然標定位置,卻沒任何資料提供;後來才知道他們將所有片段賣給NHK,並由NHK製作特備考察節目「戦艦武蔵の最期 ~映像解析 知られざる“真実”~」(NHK同樣沒公開所有片段內容)。另外部分更有價值的巨艦(例如最終改裝狀態沒有任何照片保留的扶桑號)除提供有限的照片外,還未有更詳細的影像資料。這可能由於片段已有「買家」預訂,並由他們決定用途有關。

NHK特備節目中首次展示的武藏號不同部位殘骸。照片拮取自YOUTUBE.

另外,由於任務相當多,面對重要性較低的目標艦,考察工作也顯得較倉促,深入程度似乎難以和占士金馬侖策劃及參與的兩次沉船考察相比美。相對地,目標艦的後續研究也及不上他們,後期的深入研究工作往往由另外的機構負責(例如購入武藏號片段的NHK自己組織了專家組)。

占士金馬倫親自乘坐和平號深海潛艇,指導拍攝及搜索俾斯麥號殘骸,效果當然不同於一般考察紀錄片,但所耗費的時間及成本也十分驚人,占士本尊也無法長年全身投入類似工作。《俾斯麥號考察》、《鐵達尼號:深海之魂》等完成後,他就全身投進電影《阿凡達》了。

未來計劃?

艾倫的團隊絕少透露他們進行中及將來的任何計劃及目標(註2)。不過,現時未找到確實位置的著名沉艦之中,日本帝國海軍佔了大部分,故他們餘下的目標明顯和日本帝國海軍有關了,中途島海戰四艘日本航母明顯是他們其中一個重要目標;另方面,二戰最大也最神秘的航母信濃號也可能是他們目標之一:事實上這條船的官方資料幾乎全被投降後的日本海軍部銷毀,只餘一張很模糊的近照,以及船廠保留的部分船艙/兵裝配置簡圖。另外,年初團隊亦協助過美軍搜尋於去年11月墜海失踪的C-2型艦載運輸機,而由於其深海探測技術日益純熟,不排除他們可能加入搜索MH-370殘骸。

信濃號1:700模型。很多細節其實是靠尚存的配置圖,加上戰爭後期日本海軍典型設計而「推敲」出來的。

小結:

IT行業出身的美國富豪,將自己的財產基金化後,似乎特別喜歡出資搞特別研究活動,例如比爾-蓋茲投入新式核能及太空科技研究;佐貝斯則成立藍色起源,潛心投資載人航天,同時也樂於投資不同科技公司(當中不少是涉獵前緣科技,包括核聚變發電);當然,還有資產稍少於艾倫,現在全力搞SpaceX的馬斯克了。無論他們背後目的是什麼,客觀上都對人類科技以至各方面的發展有相當的貢獻。當然,對爾等二戰海軍軍迷及海軍研究者而言,保羅・艾倫的工作就更具意義,因為相對於各國海軍及研究機構對海底沉艦考察興味索然,艾倫的團隊隨時是他們的「最後希望」......

 

註1:根據3月27日晚上的AIC海圖,海燕與八爪魚號卻正駛往斯麥海,有可能搜索和俾斯麥海海空戰有關的12艘日本驅逐艦及運輸艦遺骸。

照片摘自中國港口網-船舶跟蹤

註2:由於沉艦是作為水下墓地,保羅的團隊未徵得擁有國同意,是不能把相關遺物拿上水的;對於沉沒於深海的艦船,團隊較願公開大概位置,因為這世界上沒有幾個團隊能潛進如此深海「盜墓」,但他們對於淺海的沉船就「三緘其口」,主要是深恐發展中國家的「盜墓者」盜走物件,甚至將整條船拆件當廢金屬賣掉。印尼及馬來西亞的「海底盜墓者」就曾將戰沉於1942年爪哇海海戰的9艘盟軍軍艦(包括荷蘭巡洋艦爪哇號與德魯伊德號)及45年沉於濱城外海的羽黑及球磨號分拆上來「大卸八塊」,當地海軍及執法部門基本「愛理不理」,等英國、荷蘭和日本政府發現時,已經太遲了……

被拆解的球磨號殘骸。照片來自網絡。

發佈於 軍事博評
By 2018-03-30

手機分享本文: